764 汜水關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武安國的出身雖然不錯,但畢竟武安家敗落的差不多了,從白起之後,就沒出過什麼有名的人物,所以交遊什麼的都輪不到他。
駱天明正好懶得和這些人廢話,所謂的十八路諸侯,只有曹操、劉備、袁紹值得一看,其他人,包括孔融在內,都是其他人的墊腳石,沒什麼可說的。
所以,他就窩在軍營中,一門心思的提高戰鬥力。
雖然他已經適應了這個位面的戰鬥方式,全盤接收了武安國的實力,可在他看來依然遠遠不夠。
武安國本身的實力也就是一流而已,和呂布、關羽、張飛等人相比,差的還是有點遠。
即使駱天明能用招式、經驗、第六感等等彌補一部分,但實力的差距,靠取巧也只能彌補一部分而已,真正要趕上呂布等超級高手,還得將硬實力提上去。
這個位面的“氣”,和內力、真氣、法力都不太一樣,反而更像是功夫的修煉方式。
也就是說,氣不是靠打坐運功來修煉的,而是靠鍛鍊身體來凝聚的。
這麼說起來,倒是和《七龍珠》差不多,只是沒有《七龍珠》動輒打爆地球那麼誇張。
要說功夫,駱天明那可是太熟了,經過和武安國本身的鍛鍊方式對比,很快就摸索出一套凝聚氣效率更高的修煉方法。
這個位面的氣,不需要在經脈中執行,直接儲存在全身的細胞之中,使用的時候隨時能提取出來。
而細胞儲存氣的多少,取決於這些細胞受到了多少鍛鍊。
鍛鍊的多了,儲存的氣就多;鍛鍊的少了,儲存的氣就少;要是沒受到鍛鍊,那就根本沒有氣儲存在其中。
針對這一點,駱天明制定了全身的鍛鍊計劃。
和古人相比,現代人對身體的認識自然是遠勝的,隨便一個健身教練,都比這個時代的猛將強,更別說駱天明這種功夫宗師了。
因此,只需要短時間的突擊鍛鍊,駱天明身體中儲存的氣,就能提升好大一截。
這樣一來,即使在某些特定的部位,儲存的氣不如呂布、關羽等人,但是全身的總量加起來,駱天明已經不比他們差多少了。
這也不完全是駱天明的能力,大部分是因為武安國的身體素質確實是好,不然也不會如此輕鬆的就將全身肌肉細胞都開發出來。
在駱天明悶頭訓練時,十八路諸侯差不多到齊了,公推袁紹為盟主,袁術掌管糧草,然後進軍汜水關。
汜水關城高牆厚,而且城牆不知怎麼建築的,給人一種堅不可摧的感覺,就算武將的氣威力巨大,也無法破壞掉。
駱天明在孔融治所所在的劇城,就有過類似的感覺,但劇城城牆和汜水關比起來,還是要差得遠,顯然兩者不是一個級別的。
駱天明雖然還沒搞明白城牆為什麼能這麼結實,但想想就明白了,要是城牆抗不住武將的氣,那還建來有什麼用?肯定是有剋制氣的辦法,城牆才有意義。
當盟軍趕到汜水關下的時候,雙方已經打過兩仗了。
第一仗,是濟北相鮑信搶功,派其弟鮑忠率兵三千,抄小路搶先趕到關前搦戰。
結果被守關的華雄一刀就給砍了,俘獲無數。
第二仗是盟軍商定好的前鋒孫堅出戰,首次接戰,孫堅手下的大將程普,一矛挑死了胡軫,小勝了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