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天明一開始大開商鋪,大辦學堂,本來只是想拉攏文人之外的其他階層,培養一批利益攸關的盟友,一旦有事也可以用來自保。

可沒想到被宋仁宗拉上了改革派的賊船,在改革的過程中,商人和學堂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再加上駱天明在改革上屢屢提出切合實際的建議,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改革派的領袖,連范仲淹和富弼都屈居他之下。

改革成功後,朝廷的官制變的簡單明瞭,最高的職位依然是三個,但不再是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三司使,而是首相、樞密使、監察使。

首相管政務,樞密使管軍事,監察使負責監察所有違法違規事件。

首相的權力最大,所以其下還有四到六個輔相,既是分權,也是分擔政務;

樞密使是本來就有的,其實只相當於唐朝時三省六部中的兵部,只是宋朝的情況不同,對武將控制的更嚴格,這個位置也就顯得更重要一些;

監察使相當於御史臺,本來只是和六部平齊的部門,駱天明卻把它提起來,和首相平齊,極大的加強了監察的權力,也就能更好的執行監察職責。

有了這套制度,宋朝官員就沒法悠閒度日了,類似蘇東坡那樣,公然用公款狎妓的事,是不可能發生了,不然能讓他後悔終生。

改革後,文官的權力雖然還是很大,可也受到了不少限制,其他階層紛紛崛起。

甚至是駱天明還被推到了首相的位置上,雖說只當了一任,可也是破天荒了。

而隨著改革的成果不斷浮現,宋國的實力也在迅速增強,軍隊的戰鬥力也不斷進步。

最終,在駱天明的指揮下,大宋先是滅了西夏,之後又收復了燕雲十六州。

宋太宗曾留下遺言,無論誰收復了燕雲十六州,都可封王。

駱天明立下如此功勳,之前也威望極高,順利的受封燕王。

不過封王是封王了,即使宋仁宗對他極為信任,也不可能再讓他執掌軍權,他就只能退休了。

好在軍校源源不斷的為大宋培養出大批的軍事人才,很快又冒出個狄青來,讓大宋不至於無人可用。

狄青率軍東征西討,終於恢復了唐時的疆域,讓宋仁宗在臨終時是含笑而逝。

宋仁宗去世後不久,駱天明也無疾而終,結束了這個位面的生活。

按理說,駱天明在軍政兩方面的成就都非常出眾,將大宋帶上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然而可惜的是,依然沒人將他奉為軍神,系統任務也就沒完成。

好在他給楊家留下了無盡恩澤,除非改朝換代,否則楊家都會榮寵不衰。

駱天明躺在床上告別了穆桂英、楊文廣等人之後,眼睛一閉一睜,發現自己依然躺在床上,只是這張床簡陋了不少。

接收了記憶後,駱天明的臉色有些古怪,他竟然又回到了《三國演義》位面。

這裡他已經來過一次了,還曾經以黃巾軍的身份搞過改革。

他之所以回到這裡,是因為在宋朝也搞過改革?還是這次的系統任務就是專門送他去熟悉的位面?

他曾經穿越過《水滸傳》的位面,再到《楊家將》位面,兩者非常相似。

所以以前來過《三國演義》位面,就也再來一次?

不過在仔細檢視了這具身體的記憶後發現,兩個三國還是不一樣的。

上次來三國,是純粹的普通人位面,沒有任何超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