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 編練玄武營 (第1/2頁)
章節報錯
遼國一定要贏回面子,宋國不可能將邊境讓開,任由遼國劫掠,雙方不得不持續增兵,將戰爭規模漸漸擴大。
宋國的兵力是不愁的,幾十萬大軍都隨時能調動起來,可問題是,軍隊數量多了不一定就是好事,最起碼的一個指揮問題就難住了無數名將。
不是所有名將都是韓信,都可以多多益善的。
在古代通訊條件極差的情況下,要想靠旗號、鑼鼓、傳令兵等方式指揮幾十萬大軍,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倒是自相沖撞、自亂陣腳的事情非常容易發生。
起碼楊延昭和穆桂英都沒有韓信的本事,駱天明就更別提,所以只能將總兵力控制在二十萬以下,這就已經是極限了,再多也沒用,指揮不過來,只能閒置一部分。
面對這種情況,駱天明沒想著如何戰勝敵人,而是在琢磨韓信是怎麼將百萬大軍梳理的井井有條的?在一千年的漢代就能做到的事,為什麼到了宋朝反而做不到了?
他這個疑問,暫時是找不到答案了,或許哪一天,他能穿越到秦末漢初的年代,能直接找韓信問一問,向他學習一下。
回到眼下,面對遼軍的大軍壓境,又該如何破解?
這次遼軍派出十五萬大軍,各方面的消耗可不少,如果宋軍打敗了,遼軍要撈回本錢,不知道會將北方地域禍害成什麼樣子。
儘管駱天明對宋朝的皇帝和文臣很不待見,可對百姓依然存著一份憐憫之心,不能眼看著百姓遭殃而無動於衷。
沒奈何,他也只好拿出了渾身解數,解決這次兵災。
要論兵法戰策,駱天明確實不如楊延昭和穆桂英,但他也有他的長處,就是武藝絕倫。
他的辦法就是,將軍中武藝不錯的傢伙都集中起來,組成一支戰鬥力超級強悍的精銳部隊,在關鍵時刻對遼軍施以致命一擊。
有過上次的比武大會,楊延昭對軍中武藝較高的人都心中有數,將他們抽調出來不難。
此外再在士卒中選拔一批身體強壯、敢打敢拼的漢子,精銳就有了。
不過既然是精銳,待遇就不能和普通士卒一樣,所以楊延昭向皇帝申請了大筆錢糧,專門用來獎賞這支精銳。
皇帝雖然遠在汴梁,可也被遼軍嚇壞了,只要能打退遼軍,他無有不允。
現在楊延昭不要更多的兵權,只是要一筆錢糧,還算個事嗎?當然立即批准了。
有了這筆錢糧,駱天明招募精銳就容易多了。
在古代的軍隊中,別談什麼家國情懷,沒什麼文化的大頭兵才不聽那個。
他們當兵拼命,就是為了升官發財,至不濟也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因此,大筆錢糧撒下去,立即引來了大批精壯漢子報名。
至於駱天明反覆強調的危險性,這些人竟然毫不在意。
不得不說,古代人和現代人,在對待生命的問題上,有本質的不同。
現代人大多重視人命,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一旦出了人命,都會認為是了不得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