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不準改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柴郡主氣的又是一鞭子,罵道:“胡說八道!誰說風流了才能當才子?你想氣死我?”
駱天明連忙陪笑道:“娘娘娘,你別生氣,你聽我說!”
柴郡主道:“怎麼,你還有道理了?來來來,你給我說出個道理來,要是說不出來,今天就不是幾鞭子的事了,我讓你半個月下不來床!”
駱天明一縮脖子,柴郡主要是真想讓他半個月下不來床,他就算沒有傷,也不敢下床。
好在他早就想好了說辭,立即解釋道:“其實所謂的‘才子之名’,是分為兩個部分的,一是有才,二是有名。有才無名,有才也白搭,所以必須得讓人知道你有才才行。
怎麼讓人知道呢?你自己到處宣傳是不行的,那是自賣自誇,得有人到處跟人說,某某人非常有才,寫過什麼詩什麼詞。
知道的人多了,你的才子之名才能坐實,你才是真正的才子,否則就是名不副實。
可誰會到處跟人說你是才子呢?只有一種人,就是青樓的姑娘們。她們多唱誰的詩詞,不就是幫誰揚名嗎?
真的,我去青樓,只是喝喝酒、唱唱曲,絕對沒幹別的!”
柴郡主不屑的道:“借青樓妓子的口揚名,你又是跟哪個無良文人學的?你只要有真才實學,以咱們家的名望,還用得著借別人的口去揚名?我看你就是找藉口。”
佘太君則注意到另一個問題,嚴肅的說道:“宗保,聽你這意思,你自己也想走文人的路子,是嗎?”
雖然佘太君對楊延昭和柴郡主的爭執沒發表意見,可駱天明卻看得出來,佘太君內心深處也是希望駱天明能繼承楊家將門的傳統。
只是佘太君是個明白人,也知道本朝崇文抑武的國策,為了子孫後代,走文人的路子是正確的。
情感上偏向武人,理智則知道文人更好,這就是佘太君始終沒發表意見的原因。
儘管知道這樣會讓佘太君失望,駱天明在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點頭道:“是!”
佘太君嘆了口氣,一言不發的轉身離開了。
楊排風雖然不太明白是怎麼回事,但卻能看出佘太君的心情不好,急忙乖巧的上前攙扶著,把她送回房間。
柴郡主也有些無奈,回頭對駱天明道:“你繼續在這跪著,等我回來再收拾你!”
說完,也匆匆追著佘太君去了。
駱天明當然不會乖乖的跪著,那多累呀?柴郡主剛走,他就一轉身坐在了蒲團上,反省自己的做法,似乎不太成功啊。
他去逛青樓,當然不是簡單的為了揚名,而是隱晦的向家人表態,他很羨慕文人的生活。
文人多好啊,受人尊敬不說,還可以隨意的喝酒、狎妓,還沒有生命危險,只要不是謀逆大罪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而武人呢?要上戰場拼命不說,還要面對後方射來的明槍暗箭,日子太苦逼了。
不過從佘太君的態度上看,駱天明想要轉行,恐怕還會有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