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璠造反,無論如何處置他,他都失去了親政的可能,駱天明順勢推動自己登基的輿論。這一回,反對的人聲勢小了很多,即使還有幾個死腦筋在跳騰,也沒人搭理他們了。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駱天明終於成為歷史上第二個女皇。

這一年,他五十五歲,比六十七歲才登基的武則天早了十二歲。

而且這個天下都是駱天明打下來的,比武則天的功績強太多了。

既然是女人當了皇帝,當然要宣佈一些對女人有利的法規。

好在他也知道這事不能急,所以一開始頒佈的法規,不但有利於女人,也有利於資本的發展。

由於駱天明的鼓勵,大周的商業發展的極快,尤其是蒸汽機出現後,更是體量暴漲。

最先爆發的,依然是紡織業。因為這個行業見效最快,成本就比較低。

但紡織業需要大量的工人,全靠男人根本不夠用。

而且紡織是個非常需要細心和耐心的活兒,男人很不適應,女工就成了首選。

只是招募大批女工,會遭到很多人的抵制和非議,所以紡織業的發展被限制住了。

限制駱天明頒佈了允許女人出門打工的法規,資本是最先響應的,這條法規也就順利實施下去了。

之後,駱天明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釋出幾條對女性有利的法令,一開始免不了要遭到那些老頑固的激烈反對。

可時間久了,老頑固知道自己犟不過駱天明,再怎麼反對也白搭,只能偃旗息鼓了。

女性地位的提升,光靠法令是不夠的,駱天明一邊用法律的形勢讓女性和男性平等,一邊繼續大力發展經濟。

只有女效能賺到錢,有獨立的經濟能力,才能真正和男人平起平坐。

經濟發展了,老百姓有錢了,國家也更加富裕了。

國庫充盈,國力也就更加強大,軍隊的裝備也就更加先進。已經嚐到擴張甜頭的財團們,開始鼓動朝廷繼續對外用兵。

駱天明當然也不介意國土更大一些,甚至為了掌控太過廣大的土地,而專門發明了電報電話。現在有財團的支援,擴張起來就更方便了。

現在的周朝,國土已經非常廣闊,北到北冰洋,南到新加坡,東到勘察加,西到蔥嶺,遠超任何一個朝代的面積。

可即便如此,駱天明依然不滿足,他還想要中東,想要澳大利亞,想要美洲。

以前都是駱天明推動國家機器向外擴張,現在好了,民間資本也開始推動,擴張起來也就更快了。

一個國家,就像是一列火車,只要走上正確的軌道,開動起來,就會自行滾滾向前,甚至想讓它停下來都難。

大周已經被駱天明引到了正確的軌道上,並開始飛奔,需要他做的事情就不多了。

即使很多地方還有瑕疵,也能夠自行修正,頂多就是多花點時間而已。

到了這個時候,駱天明就可以開始偷懶了,順便給下一任皇帝做打算。

駱天明唯一的女兒就是阿珂,但阿珂不是什麼做明君的材料,甚至連平庸之君都不算。

要是等駱天明走了,讓阿珂繼位,這個國家非讓她弄亂套了不可。

於是駱天明開始籌建議會,效仿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改革國家的權力機構。

阿珂此時也四十多歲了,早就嫁人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