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後,他又接收了這具身體的記憶。

原來,他這次竟然穿越成了一個一拉克人,名叫穆斯塔法,曾經是個射擊運動員,獲得過奧運射擊冠軍。在國破家亡之後,就加入了極地組織,轉行成了狙擊手。

穆斯塔法、射擊運動員、一拉克、狙擊手這幾個片語合在一起,立即讓駱天明想起了一部電影,《米國狙擊手》。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說的是一個米國牛仔,在看到電視上報道米國使館遭到襲擊時,突然愛國心爆發,以三十多歲的高齡去參軍,成為一個狙擊手,在一拉克殺了一百六十多人。

看電影時,給觀眾的感覺是一拉克的極地組織非常殘忍,連小孩子都說殺就殺,米國打擊他們是正義的。

可是穿越成穆斯塔法後,駱天明感覺極地組織就是抗戰時期的抗日組織。

米國佔領一拉克,不管從什麼角度講,都是侵略和霸權,將好好一個國家弄的滿目瘡痍、死傷無數。作為一拉克人,反抗侵略錯了嗎?

至於電影中有個綽號叫屠夫的傢伙殘殺兒童,確實太過分了,可是對付漢奸,手段不狠一點,能震懾其他投降派嗎?

至於被米國人殺死的平民,更是幾乎每天都有,只是電影上根本不展示而已。

但穆斯塔法作為一拉克人,太清楚一拉克人民的痛苦了,但凡有點骨氣的人,都會拿起槍來反抗米國人,讓他們知道欺負人不是沒有代價的!

至於眼前的場景,正是因為穆斯塔法在這裡狙擊米國人,米國人發現後施以反擊,毫不顧忌房屋裡還有平民,就直接用炮轟。

結果,穆斯塔法沒什麼事,平民卻被炸死了好幾個。

理順了記憶之後,駱天明不敢繼續停留,急忙撿起穆斯塔法的狙擊槍,沿著衚衕倉皇逃走。

回到穆斯塔法的住處,駱天明才鬆了口氣,這裡絕對安全,可以放心的整理一下思緒。

可才沒一會兒,就有人不敲門闖了進來,正是綽號屠夫的埃米爾?卡拉夫?費奴什。

埃米爾是扎卡維的二號人物,穆斯塔法是他的手下,今天穆斯塔法遭到炮擊,埃米爾過來表示慰問,唯恐這個極地組織非常缺少的狙擊手被嚇壞不幹了。

駱天明當然不會被嚇到,按照穆斯塔法以前的性格作風,輕鬆應付了埃米爾。

既然駱天明沒事,埃米爾也就放心了,他還有很多事要忙,轉身就要走。

駱天明忽然說道:“埃米爾,我有件事要你幫忙。”

埃米爾回頭道:“我們是兄弟,有什麼事你儘管說。”

駱天明拿過穆斯塔法的狙擊槍道:“這支槍的精度太差了,射程也不夠,你能給我搞一支巴雷特嗎?”

穆斯塔法的槍是PSL狙擊步槍,缺點是精度較差,優點是簡單耐操。

在一拉克這種沙漠地帶,這種槍其實是最合適的,在沒有足夠維護保養的條件下,打得響至少是沒問題的。

但駱天明不同,他寧肯麻煩一些,也要武器夠勁。要是像原劇情那樣,一槍打在米國狙擊手的頭盔上,居然都沒能打穿,那就太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