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天明擔心的是,渡心會不會從此恨上少林寺?

大宗師的戰鬥力,無論如何重視都不為過。

如果渡心鐵了心要不擇手段的報復,就算是有駱天明坐鎮,也不敢說能護住少林寺。

不過以駱天明對渡心的瞭解,他應該不會不擇手段,即使要報復,也是光明正大的來。

到時候希望能勸住他,否則就真要刀兵相見了。

然而讓駱天明意外的是,渡心並沒有來報仇,甚至徹底銷聲匿跡了,好像從來沒有這樣一個人。

反倒是郭襄不知怎麼跑到少林寺,來探望覺遠和渡心。

覺遠和渡心為了追回《楞嚴經》,在華山遇到了正在論劍的楊過等人,郭襄就這樣認識了這對師徒。

可惜郭襄怎麼也想不到,這才過去沒多久,覺遠就已經死了,渡心也不知所蹤。

好在寺中還有駱天明這麼個熟人,總算沒讓她和原劇情那樣,居然被趕了出去。

和郭襄前後腳來到少林寺的,還有崑崙三聖何足道,和西域少林的潘天耕、方天勞、衛天望三人。

何足道也算是個天才了,居然在琴、棋、劍三種技藝上,都有極高的造詣。

可惜他將所有精力都放在鑽研技藝上了,對人情世故一竅不通,讓他看起來就是個書呆子。

他之所以來少林寺,就是因為跟他毫無關係的尹克西,在臨死之前拜託他給少林寺的覺遠帶句話,他就不遠千里的來了,可見他是多麼誠實守信。

至於西域少林的三個人,就純粹是來串門的了。

自從駱天明去西域,將金剛門滅門之後,西域少林就和嵩山少林多有來往,經常派弟子往來交流。

潘天耕、方天勞、衛天望甚至都是駱天明的熟人,當初在西域都見過。

這次他們過來,也是聽說了何足道要來,所以搶先一步來報信。

這三撥人,都和駱天明有關,駱天明就沒法躲清靜了,只能出面招待他們。

西域少林的三人和郭襄都好說,唯獨何足道,情商太低,武功太高,還想在郭襄面前表現一下,讓駱天明費了點手腳,才把他打發了。

至於何足道捎來的口信,說什麼“經在油中”,別人都聽的一頭霧水,駱天明卻暗自感嘆,劇情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了。

《楞嚴經》既然已經到了崑崙山,還被縫在了白猿的肚子裡,就說明這是張無忌的機緣,駱天明也沒必要非得打斷。

不過回頭又一想,好像不太對啊!

渡心,也就是張三丰,也學會了九陽神功,就算張無忌中了玄冥神掌,張三丰也有能力給他解除寒毒,還用得著張無忌受盡千辛萬苦,去崑崙山學九陽神功嗎?

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駱天明索性不管了,愛咋咋地吧。

郭襄等人走後,駱天明才清淨了沒幾年,襄陽就再次傳來訊息,蒙古人又來了!

這一次蒙古軍的統帥依然是忽必烈,他上次在襄陽城下鎩羽而歸,這一次他捲土重來,絕不肯輕易罷休。

郭靖黃蓉再次散發英雄帖,駱天明接到帖子後,立即整裝出發,再次來到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