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駱天明還沒等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出色的年輕人就出現在他面前!

這個年輕人叫朱棣文,目前正在舊金山附近的伯克利市讀博士。

眾所周知,博士生不會在教室裡死讀書,而是一邊做研究一邊跟著導師學習。

朱棣文也是如此,而且他的野心更大,居然想自己另起爐灶研究一個專案。

科學研究是非常花錢的,導師有足夠的名氣拉來投資,一個在讀博士生哪有名氣?想要自己挑大樑研究一個專案,就太難了。

為了拉投資,朱棣文只能想辦法拜訪舊金山的華人富豪,試圖靠同胞之情,弄到起步資金。萬氏集團作為華人第一富豪,當然是朱棣文的首選,於是他出現在了萬若男面前。

萬若男畢竟還太年輕,剛接手公司的事務,經驗也少,只能按照書本中的知識,先按部就班的操作。

因此,朱棣文這種還沒畢業的年輕人,想要獨自挑大樑的研究專案,理所當然的被斃了。

可是朱棣文不甘心,輾轉託人又找到了駱天明。

駱天明一聽說朱棣文的名字,就有種熟悉的感覺。仔細回想了半天,才想起曾經掃過一眼華人獲得諾貝爾獎的目錄,其中就有這個朱棣文。

朱棣文在國內的知名度不算高,比楊振寧、李政道等人差遠了。之所以對他的名字有印象,是因為他的名字前兩個字是朱棣,和明朝第二任皇帝一樣,這才記住了。

既然後來能得到諾貝爾獎,就說明這個年輕人是有真才實學的。不過光有才學不行,還要看他的品性如何。

於是駱天明將朱棣文請到家裡來,和他閒談了一上午。

不要以為駱天明聽不懂朱棣文的研究專案,畢竟駱天明也是能親手製作反重力引擎、宇宙飛船等黑科技物品的人,即使兩人的研究科目不同,也還是能聽懂一些的。

根據駱天明的評估,朱棣文的研究專案還是很有前景的,方向也大致不錯。只是要研究成功,估計至少得十年時間。

另外,朱棣文的品性也讓駱天明滿意,雖說是出生在米國,從小接受的教育也都是米國式的,但他依然認同自己的華裔身份,而不像某些香蕉人,居然以華裔血脈為恥。

既然各方面都滿意,駱天明自然沒說的,就算是賠錢,也要培養出一個華裔的諾貝爾得主。

萬若男對駱天明的決定當然是不滿意的,公司評估後否決的專案,讓駱天明給反轉了,讓別人如何看待她這個董事長?

但駱天明一意孤行,不能從公司的賬戶上出錢,他就動用自己的私人賬戶。

當然了,駱天明只管出錢,其他的就不管了,這是他一貫的作風。

駱天明不管事,萬若男就得把事情擔起來,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隨時掌握朱棣文的研究進度等等。

看著萬若男時不時的跑到朱棣文的實驗室去,駱天明的嘴角露出陰險的笑意。

小丫頭還是太年輕,中了你老爹的圈套了吧?

剩下的,就看倆人能不能擦出火花了,實在擦不出來,駱天明也沒辦法,總不能牛不喝水強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