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學習功夫(第2/2頁)
章節報錯
養法雖然沒有打法那麼謹慎的傳授,可也不是一般人能窺探的,這也是華國功夫與其他國家搏擊術的最大區別。
其他國家的搏擊術,就是單純的搏擊技能,頂多就是因為鍛鍊的多,讓身體更強壯而已。甚至有些搏擊術還會非常傷身體,比如泰拳。
而華國的功夫則不同,尤其是那些內家拳,都有養生之法,讓練功夫的人不但不會傷身,反而延年益壽,這就是養法。
單論養法,就要首推太極拳了,從華國的廣場、公園裡,每天早晨隨處可見的練太極拳的老頭兒老太太就知道,這套拳法有多麼適合養生。
但除了養生之外,太極拳似乎不適合實戰,甚至還有不少醜聞,比如斥責年輕人不講武德的那位。
駱天明也學過太極拳,不過他學的是武俠版的太極拳,還是跟張三丰學的。
武俠版的太極拳,在沒有了內力輔助後,威力大大下降,還真和養生拳法差不多了。
偏偏駱天明這次穿越的位面,就是沒有內力的位面,他的武功也因此廢了大半。
不過在學了萬家的太極拳之後,駱天明才知道,太極拳之所以能成為三大內家拳之一,不是沒有道理的。若是真的不能實戰,有什麼資格名列三大內家拳?
太極拳的打法,看起來和它的練法、演法都大相徑庭。
他的練法、演法,看起來都相當柔和,別人演練起來,即使對功夫一竅不通的人,也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太極拳。
可打法就變了個樣子,看起來剛猛之極!如果不是真正懂功夫的人,根本看不出是太極拳。
但並非打法是另一套拳法了,而是其中蘊含的柔勁因為動作太快,讓一般人看不出來。
根據萬父的說法,徒手的功夫,大多是來自某種兵器用法的演化。
比如形意拳是化用的槍法,八卦掌是化用刀法,太極拳則是來自錘法。
錘法有多麼剛猛,就不用說了吧?聽起來就嚇人。
駱天明一開始還有些疑惑,太極拳怎麼會來自錘法?錘法又怎麼會有柔勁?
經過萬父的解釋他才明白,正是錘法才需要柔勁。
錘是重兵器,在變招的時候,如果依然用剛勁和錘子的慣性抗衡,需要耗費的力量太多,再好的體力也會很快支撐不住。
如果用柔勁,就能不和錘子的慣性抗衡,反而利用錘子的慣性加強威力,也能更節省體力,大大延長戰鬥的時間。
將錘子改成拳頭,拳頭的重量遠不如錘頭,當然就不用與慣性抗衡了。
但對手打來的拳頭力道很重,正可以用化解錘子慣性的技巧來化解,同時攻擊對手時卻要儘量剛猛,這樣才能有更大的殺傷力。
駱天明不知道這個說法正確與否,但認為萬父的解釋很有道理,對於他加深對太極拳的理解很有幫助。
駱天明畢竟是武功大宗師,儘管功夫和武功差別不小,但依然有很多相通之處。
更別說他最擅長的是外家功,更和近代的功夫相似性更高,學起來也就更加輕鬆。
萬父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換了個芯兒,只以為兒子開竅了,學起功夫來是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讓萬父老懷大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