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駱天明回過氣來,轉身看向剩下的兩個太監,咧嘴一笑時,兩個太監竟然被嚇的連退兩步,心神為之失守。

這就是養尊處優的壞處了,即使武功再高,經歷的生死搏殺太少,心志也不會太堅定。

其實這怪不得他們,就像現代的普通人,身邊兩個非常熟悉的同伴,突然間落得個血肉橫飛的下場,誰能不害怕?

駱天明倒是對兩個太監沒有必殺之心,畢竟他們只是盡職盡責而已,又沒幹什麼壞事,沒有必殺的罪過。

所以,駱天明只是對他們笑笑,說道:“就剩你們兩個了,能擋住我和張三丰聯手嗎?”

誰知兩個太監被他嚇的再退兩步,看著駱天明那白森森的牙齒,就感覺自己要被吃掉一樣,他們豈能不怕?

別說兩個太監了,張三丰都有點嫉妒了。兩百歲的老傢伙了,牙齒居然還那麼好。

張三丰來蒙元皇宮,本就沒有殺死皇帝的意思,只是想刺激他一下,讓他調兵回來保護皇宮,減輕萬安寺那邊的壓力。

現在駱天明也來了,這個刺激就有點大了,不但兩個太監被嚇住了,皇帝更是被嚇得有點歇斯底里,強令汝陽王立即回來護駕。

至於六派弟子什麼的,誰想救就讓他們救,千萬不要為難他們。要是依汝陽王的意思,把六派弟子都燒死,恐怕會更加刺激駱天明和張三丰,到時候拿皇帝出氣怎麼辦?

皇帝的這道命令一下,汝陽王就只能仰天長嘆了。

雖然明教因為主動出手的緣故,看似佔據了上風,可從整體實力來看,依然是蒙元有絕對的優勢。

別的不說,單單是十幾萬大軍,就不是幾十個武林高手和區區幾萬人馬能抵擋的。

可皇帝下了這道命令,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只要讓這些武林高手脫離大都,就是水滴融入了大海,再也沒法捕捉了。

為了消滅這些反抗最激烈的武林中人,汝陽王父子三人費了多少工夫?好不容易才把他們都誘到大都來,卻因為皇帝的一道命令而全都白費了,還搭上了一個女兒。

不過汝陽王也沒法怪皇帝,誰讓他低估了絕頂高手的厲害,被區區兩個人殺入皇宮,直接威脅到了皇帝的生命安全,皇帝不慌才怪。

無奈之下,汝陽王只好放鬆了對萬安寺的圍困,給明教眾人和六派弟子留出一條生路。同時將精兵強將都調到皇宮,避免皇帝真的被弄死了,那他可真就萬劫不復了。

在大批蒙古軍趕到皇宮時,駱天明和張三丰依然老神在在的站在原地,不說去殺皇帝,也不說要走,反而對皇宮指指點點的點評起來,好像來參觀的一般。

他們不動,汝陽王也不動。

和江湖人接觸的多了,汝陽王非常瞭解這些人的能力。

尤其是張三丰,他自出道以來就始終持反元的立場,之所以還能建立武當派,安安穩穩活到現在,真以為是蒙古人心慈手軟嗎?

還有駱天明,不說他當年在襄陽的戰績,就說他剛才的表現,在萬軍之中無人能擋,足以讓汝陽王謹慎對待了。

因此,在距離皇帝很近的地方,即使有數萬大軍,汝陽王也不敢冒險。

不到萬不得已,讓他們自己走了最好,主動動手就是找死。

駱天明和張三丰意在拖延,汝陽王也是這麼想的,於是雙方默契的對峙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