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你是我最意料之外的人。”

“怎麼,就因為我學的金融麼?”

“對啊,你看看你,國內知名大學金融系出身,CFA和FRM這種我也就不提了,光市裡組織的投資比賽你就三度蟬聯冠軍,數模國賽美賽你也進了前三……”

餘鳶在那掰著手指頭和林鹿呦算著她大學時期的榮譽,說得連林鹿呦本人都有點不好意思的時候,她最後話鋒一轉:

“你真不覺得,一下子跳去和自己專業不對口的崗位,會白瞎了你之前的履歷麼?”

“其實也沒你說的那麼嚴重吧……”

林鹿呦有些遲疑。

說實話,若不是餘鳶當著她的面,細數她之前的“成就”,她還真沒覺得自己有多適合金融。

她身邊抱有同樣疑問的不在少數,就連上週個人面試的時候,面試官也問了同樣的問題。

誰叫我對電商感興趣呢,林鹿呦想。

她還記得自己當時的回答:

無論金融、數學,還是網際網路、電商,其實本質上都是相通的。

大學時的經歷對自己更多是思維上的鍛鍊。

而自己思維方式和邏輯運用的變化,並不會因為自己換了個行業就又要從零開始搭建。

別看她當時說的冠冕堂皇,可實際林鹿呦自己也沒有底,不知道這步路到底走的對不對。

可這也沒辦法啊……誰讓她就是認準了一條路便會一直走到盡頭的性子呢。

沒等她再繼續思考,就聽見一旁的考場負責人喊他們可以入場了。

交了簡歷,拿過一張貼紙貼在胸前。

林鹿呦知道,她能否進Masse麥斯的最後一仗從現在正式開始了。

之後的一個小時裡,她沒有名字,只有編號YG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