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這也是林鹿呦頭一回見人將這句話玩得如此得心應手。

從林鹿呦早上的經歷,唐筱猜測這絕不是大銘的突發奇想,而一定是“早有預謀”。

“呦呦,下午你就再建一個群,然後你和臻歆每次要報告的資料,也往群裡發一次,給我們提前透個氣!”

唐筱馬上就做出了安排。這架勢,讓林鹿呦頗有一種大家集體做小抄的既視感。

“至於搞這麼大陣仗麼?”

林鹿呦有些不解。

“至於!他為了測試我們對於產品的瞭解程度,估計真的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現階段咱們做什麼都不嫌多!”

這是唐筱的原話。

林鹿呦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摸清劉恩銘的套路,並給出了這樣一個評價。但看周圍同事一臉信服的樣子,她便照做了。

而事情還真朝著唐筱所猜測的那個方向發展:

凡是“有幸”和大銘在電梯間或是茶水間遇見的同事,都免不了被問上一嘴“那個xx品類現在是什麼情況?整體銷量如何?”

被問到的同事,回來後都虛抹額頭的冷汗,衝唐筱投去感謝的目光。如果不是她的主意,估計自己能表演個“一二三木頭人”。

劉恩銘見這基礎的情況好像難不住商運部的同事,悄咪咪地將問題升級。第二天不問品類的情況,改問品類下熱銷品牌商品的詳情。

“這……”

林鹿呦也沒想到自己運氣這麼好,連續兩天都能在電梯間遇到他。她眨了眨眼拼命回憶,卻只能記住排名前五的是哪幾個產品。具體的銷售資料,腦容量實在不夠用了。

“對產品的瞭解還要加強。”

電梯門開,劉恩銘點點頭留下這句評價後,率先走了出去。

林鹿呦原以為自己怎麼也屬於業務水平不過關的範疇,多少也會被批評兩句,結果劉恩銘就這麼輕輕放下了。

這還是她們口中那個暴脾氣的大銘麼?

林鹿呦不知道的是,劉恩銘今天在遇到她之前,先遇到了程莉。

他們說是“偶遇”,倒不如說是一場故意製造的偶遇。

按照程莉原本的設想,她是想和趙勉套個近乎。畢竟搭上副總兒子這條路,那自己平步青雲還不是指日可待?

可週三的時候聽說他竟和林鹿呦是校友,保不齊還是同個年級的。

那和林鹿呦相比,自己不就少了層校友濾鏡?趙勉跟自己聊得再來,短時間怎麼也比不過他和林鹿呦的。更何況趙勉平日裡就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這無疑使這條路更加難走。

於是她將主意打在了劉恩銘身上。一個有實權的部門經理,那不比還是實習生的官二代話語權更大麼?

自從聽說劉恩銘和楊楠兩個運營部的領導喜歡坐3號電梯,她閒來沒事就在電梯口晃悠。

而週四這天竟還真被她“瞎貓撞上死耗子”,在上午遇到了。

可她一路上光顧著思考該怎麼偶遇,偶遇之後該用什麼藉口、該怎麼介紹自己,全然忘記了劉恩銘這幾天對資料抓得有多緊。

於是當她和劉恩銘撞上之後,事情並沒有按照預想的劇本發展,反而落了個“工作態度不端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