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行星流浪計劃無法執行,因為人類的科技水平不夠。

第五,人類的出路在於從自身挖掘潛能,比如武者和異能者。

第六,人類強者到達恆星境界之後,有望讓太陽繼續啟動。武聖境界之上是行星境界,再往上應該就是恆星境界,但未來人類的嘗試失敗了,所以這只是推測。

第七,未來有強敵入侵地球,時間是永夜之劫後的第十九年。這隻被自稱寒鴉族的廣義人類亞種十分兇殘,不要妄圖和他們和平。人類的避難所只能是地下,不斷向下就有希望。

...

李恆講完這些東西之後,伊城的雙眸中滿是震撼。難怪政府準備了這麼多避難所,難怪這些年武者學校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

科學本該是通往星際旅行的光明大道,但這條路被人堵死了。

大路沒了總得走路,誠如周樹人先生所言,這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人類未來的道路,屬於武者和異能者。

這些超越常人的強者,就像分散在道路兩旁的路燈,雖然有些微弱,但依然是黑暗中的希望。

之前伊城對人類的未來有些悲觀,李恆帶來的訊息讓他振奮了起來。

人類的高層早在五十年前就知道太陽熄滅這件事,而且做出了前瞻性的佈置。

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在五千到一萬米的地下挖了足以容納上億人的龐大地下城。

伊城以前不瞭解為什麼對武校的撥款比一半的院校還要多,現在他全都懂了。

科學是人類探索世界的最好工具,然而被鎖死上限的科學就沒那麼管用了。既然科學很難突破上限,那就只能另闢蹊徑了。

這五十年,人類高層愣是裝出一副無事發生的樣子,保證了社會秩序沒有動亂,這太不容易了。

現在人類的大部分資源集中在地下,長期儲存的糧食、燃料和地熱能開發,足以讓人類倖存者在地下支撐很久。

至於留在地表的人會怎樣,伊城心裡自然有答案,但不願多想。他相信一點,做出最終決定的人肯定比他這個看客更煎熬,更痛苦。

如果他處於那個位置,能做出最有利的規劃嗎?他做不到。

人類的計劃也不是完美無缺,地穴人的出現就超出了人類的計劃。地下城體系建立時,人類沒有發現地穴人。

當人類的精英潛入地下後,這些地下生物才露出了冰山一角。

在恆星級強者出現之前,人類很難和寒鴉人爭奪地表,地心就成了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現在這個避難所可能有其他人存在,人類怎能安寢?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消除地穴人的威脅勢在必行,這是沒有商量餘地的事情,除非地穴人甘願臣服。

就在伊城胡思亂想時,汽車停了下來。

李剛背起揹包,開門下車。

伊城和李恆跟在他後邊,前邊是一片漆黑,彷彿一頭噬人的猛獸咧著大嘴看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