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忠誠的老奴僕,可謂是最在乎崇禎帝的一個人了。

崇禎年,崇禎朝盡出庸碌之臣,黨爭不斷,百姓民不聊生。

能幹實事,忠君愛國的不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天地君親師的讀書人,而是這位被閹割的大太監。

聽起來,是不是讓人很嘲諷?

歷朝歷代,太監多奸,唯趙高為代表性人物。

可在崇禎朝,這位大太監為大明朝做了不知多少事,是一個好宦官。

看見崇禎如此難受,王承恩這內心啊,就如同刀絞一般。

可是,亡國之事,王承恩又怎能掌控?

更何況,這位大太監心中清楚,大明朝滅亡,其實在他預想之中。

朝廷黨爭不斷,北方赤地千里,內有闖王高迎祥,李自成作亂,外有皇太極攻打邊關,想要入主中原。

濟貧交困,百姓民不聊生,大明朝又怎能不亡啊。

只是,王承恩沒想到,大明朝會亡在皇上的手中……

“皇上,當務之急不是悲傷,先選題。”王承恩扶持道。

崇禎帝被提醒,心中悲涼之際,又點點頭道:“你說的沒錯,至少要先救百姓性命。”

崇禎自然而然的,把那個願望定為老天降雨。

所以,才會如此說。

他強行打起精神,再朝題目看去:“崇禎朝雖然不堪,但朕自信,撐過明年還是可以的,朕……朕還有百萬雄師。”

說這話,崇禎沒什麼底氣。

因為,所謂的百萬雄師,那都是需要銀兩支撐的。

若是沒了軍餉,百萬雄師誰幫皇帝幹活啊。

“崇禎十一年還是可以撐過去的。”崇禎喃喃道。

所以,第二個選項,崇禎十一年滅亡,被直接淘汰了。

還剩下兩個選項。

崇禎十七年,崇禎三十年……

“崇禎三十年?朕可能活不了那麼久了。”崇禎苦笑。

而後,他在心死之際,毅然決然選擇了第三個選項。

“朕選三,崇禎十七年。”

“叮,恭喜崇禎帝答題正確,獎勵百石可樂一罐,威龍辣條105g一包。”

答題正確了?

崇禎帝微微高興,卻又苦笑。

果然是崇禎十七年……

也就是說,朕還有七年可活。

“百石可樂是什麼?威龍辣條105g又是什麼?”王承恩連忙問道。

他認為,這是救國家的良方。

“對,還請仙人給朕解釋,能不能救我百姓?”崇禎連忙道。

知道朝代要亡,這位皇帝仍舊還在關心他的子民,關心他的百姓……

也難怪會在煤山吊死時,寫下那句‘任賊分割朕屍,勿害我百姓一人’。

林天有些感慨:“可樂和辣條,並非救民良藥,但認真答題,我會獎勵的。”

“好好好。”崇禎連忙道。

林天看向崇禎,眼神複雜:“皇上,你可知你是如何死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