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收購棉花(第2/3頁)
章節報錯
緊接著,便是關於蒙古羊毛的事情了。
“封鎖國內大量購買棉花的事情,立刻派人與皇太極談判,讓皇太極出售羊毛,獸皮等等禦寒之物,大明拿銀子和他換。”
“另外還有蒙古部,也拿銀子去和他們換,大明的絲綢,瓷器,都可以和他們做交易,只要是能換的,統統都可以給他們,儘快買下他們的羊毛便可。”
為何要這樣?
因為不盡快購買,一旦讓他們發現端倪,定然會大發大明的國難財,到那時候百姓才是真的可憐。
而這些崇禎帝都已經考慮好了,接下來就等著去實施了。
“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辦,先收購全國的棉花!”崇禎帝道。
王承恩點頭:“好,老奴這就將旨意帶給內閣批覆。”
崇禎帝頷首:“去吧。”
明朝之時,皇權並非達到巔峰,皇帝做決定的時候,同樣也需要經過內閣批覆和同意,倘若內閣不同意,這道政策就無法下達。
更何況還是這樣的國家大事,所以必須要經過公議。
……
很快,王承恩便將皇上的決定,告訴給了內閣。
史可法,盧象升,其他幾位尚書紛紛點頭,同意了崇禎帝的決定。
於是,由史可法著手去辦,親自開始下令,督促地方官員儘快收購棉花,決不可遲疑。
倘若有高於市價兩成的奸商,便批鬥一頓,逼的他不得不賣。
如此一來,棉花就全部掌控在朝廷的手裡面了。
只不過,政策實施下去,總會有許多的問題和阻礙,史可法全力收購全國的棉花,搞得焦頭爛額。
國庫的銀子也在如同流水一般花費出去,疼得戶部尚書哭天喊地,大喊著沒錢了,沒錢了。
轉眼,便是半個月的時間過去。
全國範圍內的棉花,最後被購買到漲了三成的地步,這是朝廷的退讓,也是富商們的滿足。
當全國各地都收購得差不多之後,崇禎帝立刻宣佈朝廷親自售賣棉花。
當然,主要售賣的地區,還是在北方。
此時的南方對比起北方來,是四季如春,景色獨好的。
朝廷棉花的定價,最後只有市場價的三分之一,瞬間壓了近六成的價格,使得那些受凍受寒的百姓們都能買得起了。
而朝廷的壓價,使得那些沒有賣的富商們也終於撐不住了,他們的棉花價格太高了,沒人願意來買,於是只能壓低價格,和朝廷齊平。
如此一來,國內的嚴寒問題,才算是暫時的被解決了。
但,棉花的收購量仍舊需要很多。
接下來,便是第二道策略。
將在北方各個地區,實行改稻為種棉花的政策。
崇禎帝與內閣商量了許久,最後制定出了好幾條規定。
但凡種棉花的百姓,不用再給大明上稅,不僅如此,種棉花若是虧了,將由大明補貼十分之一左右。
但是,這些棉花最後的歸屬必須賣給大明,若是私底下抬價售賣,將會遭受刑法!
這就是古代皇權的好處,只要皇帝非強行這麼幹,那也是極為霸道的,百姓們不得不聽從。
這些政策下去之後,各地果然陸陸續續有農戶改為彈棉花了,再加上各省的推動,改為種棉花的農戶有很多。
等到第一批棉花出世之後,棉花的價格將會繼續往下壓,到那時候就不需要慌張了。
第三道政策,便是蒙古羊毛和建奴的羊毛了。
崇禎帝當即沒有任何猶豫,立刻派出了史可法,讓這位當朝首輔親自前往大清和蒙古談購買事宜。
這樣重要的事情,也只有首輔出馬,崇禎帝才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