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集市上,老頭拉著楚玄默買了兩套新衣服,都是給楚玄默買的,用老頭的話說,老頭子年輕時什麼好東西沒見過,還稀罕這兩套破衣服不成。但令楚玄默驚訝的是,買完衣服後,老頭子並沒有回去,而是和他去了三十多里外的小鎮上,在一家酒樓裡過了一夜。

老頭子明顯和掌櫃的很熟,掌櫃的姓劉,熱情地招待了兩人,老頭子喝得醉醺醺的,半夜才告訴楚玄默真相,但其實楚玄默早已猜到大半了,自己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多半要在這個酒樓裡度過了。

翌日,楚玄默死皮賴臉地拉住了要早起趕回去的老人,只說有重要事情要請他幫忙,老頭原本不想搭理他,但拗不過他的死纏爛打,只得答應坐下來。“老頭,據你所知,這棟酒樓一個月能賺多少錢?成本多少?盈利多少?客人最多的一批都是些什麼人?小鎮上類似的酒樓多不多?這棟算什麼水平的?競爭對手那些人都是些什麼樣的存在?酒樓有沒有特色菜?”楚玄默宛如竹筒倒豆子般噼裡啪啦一大堆問題,直接把老頭整得一愣一愣的,“你問這些幹嘛?”一時之間都忘了叫這小子臭小子。

“嘿嘿,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楚玄默打馬虎眼,但老頭沒有追究,而是緩緩道:“這酒樓屬於偏僻小鎮的偏僻地方,一個月撐死了百來兩銀子入賬,這還得扣除七十多兩的成本,至於其他的問題,老頭子我答不上來了,你得問掌櫃的”。

這個世界的銀價似乎與地球有所不同,據楚玄默所知,在這裡,一戶五口之家一年的消費,少說也得有五十兩銀子,而放在中國古代,這個數字似乎有些大得過分了。

“那我想問也得掌櫃的肯說啊,這種事誰會輕易告訴別人,更別提我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孩子了”楚玄默頓時垮個臉,一臉黯然神傷,這連基本資訊都沒有他怎麼去掌櫃那誇海口啊。

“行了臭小子,不就是想讓老頭子我替你去問嗎,只說不就行了,還非得這麼拐彎抹角的”老頭子罵罵咧咧地就要起身,“哎您別急,還有些問題,您老一併問了去,楚玄默急忙拉住老人,然後又交代了一些問題,最後加了一句,“他要是不肯說,就告訴他我有辦法讓他的月利潤翻一翻,”後才放老人離去。

老人不愧是雷厲風行的性格,不一會便回來了,更是直接把劉掌櫃的一起拉了過來,這也讓楚玄默對薛老頭和劉掌櫃的關係刮目相看,看來他們關係是真的不一般啊。

“小楚啊,聽說你有辦法讓我的酒樓生意翻倍?”劉掌櫃的開門見山更是讓楚玄默感到訝然,在生意場上,可是很難碰到這樣直接的人,不過這樣也好,他就喜歡跟這樣的人打交道。“辦法嘛,自然是有的,不過……”楚玄默賣了個關子沒有繼續說下去。

“要是這件事成了,你就不用在我店裡做小二了,每個月從我這裡拿走十兩銀子做工資便是”。

劉掌櫃的慷慨再一次驚到了楚玄默,這幾乎是把他的工資提高了整整五倍啊,“報酬的事我們待會再談,不知我讓薛爺爺問的那些問題能否告知一下?”

“哈哈你小子可是不厚道,我聽老薛說你平時都是叫他老頭的,咋的到我這兒還客氣起來了”,劉掌櫃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是先調侃了一番,聞言,楚玄默也是無奈的笑了笑。

“實不相瞞,我這種小酒樓,每月撐死了也就是七十來兩銀子,偶爾老天眷顧能有那麼一兩個月份破個百,這裡各項成本約在五十兩左右,當然這是月入七十兩的情況下。”劉中天沒有繼續調侃,而是直接了當地回答起了問題。

“客人中以相互閒聊扯淡的熟客居多”,楚玄默忍不住笑了笑,這劉掌櫃也是個妙人。

“小鎮上類似的酒樓約有二十家左右,我這棟水平算中游,有七八家酒樓實力在我之上,更有四家酒樓生意極其火爆,預計月入得在三百兩以上……”。

劉中天沒有絲毫隱瞞,直接了當地回答了所有的問題。聽完後楚玄默皺了皺眉,月入三百兩真不算多,但已然成了小鎮的拔尖水平。

“不知劉掌櫃是否想過,可以請一說書先生來酒樓裡說書”楚玄默看著劉中天緩緩地道。

“唉,這個辦法我也想過,可是咱這窮鄉僻壤的,能有個啥故事啊,說書先生那些個故事,早就翻來覆去說了無數遍了,對小鎮人們吸引力不大”劉中天顯然對此事嗤之以鼻,直接就否決了這個提議。

“故事太舊了,可以換新的嘛,劉掌櫃大可以將說書先生找來,需要的故事我講給他便可,保管是小鎮人都沒聽過的新鮮故事”,楚玄默淡笑道:“若是劉掌櫃的不信,大可以先聽我講幾個故事”。

————

這一天,平南王宋天在丟下三萬屍體後,狼狽撤軍,先鋒大將姚衝被北涼頭號猛將張逵重傷,被宋天貶為普通士卒,下令傷好後來他的帥帳看門,戴罪立功。大宋伐楚的其餘兩路大軍也因為西線戰事失利而不得不退卻。

北涼王秦鴻看著狼狽逃竄的敵人,滿臉不屑,“什麼狗屁精銳,老子打的就是精銳,要不是陛下不允,老子能一路打到你們大宋都城去。”

同一天,大宋皇帝震怒,下旨削去平南王宋天之爵位,姚家老爺子,也就是上任兵部尚書,主動到太和殿請罪,懇請陛下降旨處罰姚家,皇帝沒同意,只說按照宋天的處理結果就好,並對老家主“好言安慰”,說什麼戰敗之過,在宋天用兵不當,不在姚衝之類的。

姚老爺子對此自然是感激涕零,長跪於殿前叩謝天恩,在當天回到姚家之後,立即以姚家的名義掏出白銀五萬兩用作支援陛下開鑿那條由南到北橫貫大宋王朝的大瀆之用。

姚家如此作為,其餘三大世家也自然不願落後,各自掏出白銀四萬兩,五萬兩和七萬兩來支援大瀆開鑿。傳言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當天臉都笑抽了,直言四大家族此舉“為國為民”,盛讚各大家主皆懷經世濟民之心。至於三大家主,嘴上說著為君分憂,職責所在,但在心裡問候了姚老爺子多少遍,就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