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攻城的另一個方法(第2/2頁)
章節報錯
空地的軍賬裡,長孫忘情做最後的戰略部署。
因為有三清聖宗的存在,所以一切都必須小心謹慎。
他們一路順暢,幾乎沒有遇到成制式的反抗,官兵們的精氣神相當不錯,都在等待著這最後一場大戰。
長孫忘情坐在首席,冷靜地說:“東京城易守難攻,作為大宋都城,是整個中廣域最難攻克的城池。”
這個最難攻克,沒有之一。
東京城所有的城防建設,都來自於當初大宋最輝煌的時候。
那時的大宋可以說是無人能敵。
國力強橫到無可匹敵。
所以東京城也是固若金湯。
整座城池光是城牆就厚將近半米,與其他城池用黃土壘起來的城牆不同,東京城四面八方都被青磚包圍,每個垛口上還有十六門鼎盛時安放的大炮。
因為許久沒有使用,炮彈數量積累到一個令人髮指的程度。
除此以外,護城河也有數仗寬,而且水流湍急,武裝泅渡難度很大。
城門也有玄機,看似是木頭,實際上裡面填充著鐵板和陶瓷,莫看陶瓷已碎,在中廣域,陶瓷經常被用來做戰略物資。
普通的攻城錘,攻城車肯定都對東京城無用,而且他們還佔據著地形的優勢,不誇張的說,就算沒有三清聖宗,就憑東京城的城防,守住不被攻克數月乃至半年都不成問題。
攻城方本來就有天生的劣勢,再加上城防牢固,又有三清聖宗在,七十萬大軍的優勢被消磨到所剩無幾。
“李將軍,你在東京城時間最長,攻城一事就全仰仗你了。”
李淵疾沒有推辭,長孫忘情說的也沒什麼問題,縱觀整個中廣域,沒有人比他更瞭解東京城。
李淵疾接著說道:“北直門有重兵,東京城糧倉也在此處,他們肯定會派重兵守住北直門,故此地不做主攻考慮。”
“南直門是百姓聚集之地,最易出現紕漏,大宋大軍肯定會堆在此處,也不能主攻。”
“西直門臨近皇宮,也不可。”
“唯獨東直門防備見虛,或可成為主攻點。”
李淵疾分析的頭頭是道,只不過他忽略了個最關鍵的問題,或者說是變數,那就是三清聖宗的修煉者。
他們的實力有左右城門佈防力量的能力。
“李將軍覺得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破城?”
破城的方法無外乎就那麼幾個。
要嘛是大軍鋪開,分四支分開行動,要嘛就是以點破面,在某一城門前死磕。
如果東京城城防不夠堅實,人不夠多,自然是用前一種方法更好,可像現在這樣,每個城門的佈防力量基本上高度統一,那就更適合使用後者。
李淵疾也是這麼想的,對長孫忘情說:“以點破面,最是穩妥,到時候也可以轉變遊記策略,能用三個月時間攻破東京城,咱們就算成功。”
“其實還有個法子,李將軍沒有想到。”鄭州笑盈盈地忽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