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面紅耳赤,單拳舉過頭頂,明明已是中年,行徑幼稚的就像一個熱血上湧的孩子。

徐青松冷漠地瞥了趙欣一眼,表情難看如吞了數十隻蒼蠅。

黎幽道宗作為仙武宗門,最看重俗世權勢,曾數次鎮壓大宋悄然崛起的忠義之士。

結果一目瞭然。

偌大金鑾殿內,已無熱血之士,文臣為自保,武官為苟且。

而今日這句“寧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籬下活”無疑是在徐青松面前把黎幽道宗認為早已蕩然無存的大宋氣節再撿起來,讓那破舊不堪沾滿鮮血的旗幟再飄揚起來。

此舉,才是對黎幽道宗最大的侮辱。

鄭臨沅瞧著自己兒子。

眼中忽然有止不住的淚水。

當然不是感動,而是被嚇的。

今日一波三折,他從未想過,一向紈絝的兒子,竟然藏著一顆如此震天撼地的愛國之心。

可,過剛易折。

在兩大仙門面前,說出這些話,他該怎麼活啊!

就在此刻。

金鑾殿外本澄澈到萬里無雲的天空,忽捲起萬丈狂風。

群臣皆站不穩。

此風太大,處平地上的他們,卻像站在海上扁舟上。

如此奇異的天氣,發生在大宋朝各處。

尤以中原泰州最為誇張。

姑娘的髮飾,富商袖中紙鈔,等等輕盈之物被吹的滿街都是。

在那泰州萬仞雄峰,泰山頂峰上,一落滿灰塵的死寂庭院,被狂風吹開。

許久未有響動的風鈴,銅鐘等物皆由風作動力,發出似溪水延綿,又似大江大河決潰時的雄壯聲音。

此地名為泰山書院。

曾是大儒授課之地,為大宋朝儒家之道統所在。

後經仙門摧殘,儒道凋零,泰山書院數百年無人造訪。

早已是荒蕪之地。

只有院中,三聖堂內的三尊大宋儒家巨匠傲然而獨立。

世人早已忘了,在仙門猖獗,大宋羸弱之前,中廣域曾是儒家天下。

上古大儒以言立世,以筆為刃,以墨為鋒,書寫下專屬於大宋鼎盛時的恢宏篇章。

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