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真的是有幾分相似啊!

吳王夫差矛的名字可太響亮了!

作為我國出土的絕世神兵,吳王夫差矛一直以來都是和越王勾踐劍齊名。

兩把古兵器都是出土千年還依舊保持鋒銳,甚至能夠輕易劃破十幾層牛皮紙,就算是不少現代製作的刀劍都沒有這個素質。

可見是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的技術巔峰!

周墨臉色有些怪異,點點頭道:“沒錯,這個就是吳王夫差矛的弟弟,吳王夫差制侍臣矛。”

聽到有字不一樣,寶友們全都詢問這是怎麼回事。

周墨只得開始解釋。

“現如今說的吳王夫差矛其實是特指吳王夫差自用矛,可在古代這其實是一種矛的制式。”

“畢竟古代各個國家對兵器的尺寸、材質、形狀要求都不一樣。”

“吳王夫差矛就是當年春秋末吳國君王夫差時期,所制定的矛的形制。”

“具體到用途有兩種。”

“分別為禮器和兵器。”

“吳王夫差矛,毫無疑問是禮器,而寶友拿來的這個矛頭,其實是兵器和禮器的混合體。”

隨著周墨說完,寶友們全都好奇的詢問,這是怎麼看出來的。

周墨手指抬起,指著矛身背面的錯金銘文,說道:“青銅器的用途一般看銘文就行。”

“吳王夫差矛上面的銘文是“吳王夫差自作用矛”,意思就是,這是吳王夫差自己用的,那個毫無疑問是禮器的象徵了。”

還有些不太理解的寶友,發著彈幕詢問著。

“為什麼不是兵器呢?”

聞言,周墨愣了下,一臉懵圈。

“寶友,你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啊!”

“矛這東西是冷兵器,又不是加特林,你說要真是吳王都拿著這個東西上戰場了,吳國還剩幾個人?”

“還是你覺得,吳王應該上去火拼,小兵在後方吶喊?”

剛才問話的寶友,看到這個回答也瞬間明白過來,一臉尷尬的匿了。

這個方向他根本連想都沒想過。

周墨繼續解釋。

“這個矛上面也有銘文,寫著'侍臣執’,意思就是侍從拿的矛。”

“而這個地方可以明顯看到雙耳存在的痕跡,古代的矛在祭祀中經常作為禮器使用,這裡是用來垂掛穗子的地方。”

“當然,這個東西也可以作為兵器使用,畢竟作為吳王的近衛隊,在一些時候還是要應對刺殺的。”

“剛剛說這個寶友要進去也很簡單。”

“寶友剛剛說謊了啊!這根矛是祖傳的不假,不過出土時間看樣子不超過三個月。”

“如果我沒猜錯,應該是從太爺爺祖墳裡面請出來的,不然不能解釋為什麼會有兩邊鏽。”

“矛耳是早都打磨過的,可是寶友在安裝劍格劍握的時候,還是對這個矛頭造成了損害。”

“根據目前的規定來看,這個文物得上交國家,寶友最少也得三年,如果運氣不好四到十年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看在這個東西是祖上傳下來的,可能會從輕發落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