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女孩兒的衣食住行,到家庭情況全都瞭解的極為詳盡。

小女孩兒也是典型的留守兒童,父母都在京都工作,小女孩兒則留在洪城老家,跟著奶奶一起住。

小女孩兒每次嘔吐,都是在老家發生的,甚至父母一度懷疑是不是奶奶給孩子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但後來在家裡偷偷裝了監控之後,發現小女孩兒的三餐都很正常,而且奶奶對孩子也非常好,所以基本上排除了這個原因。

……

江楓坐在病房裡和女人聊了足足有有一個小時。手裡的紙寫滿了好幾張,都是各種小女孩兒的經過。

女人也沒有任何的不耐煩,畢竟看了這麼久也治不好,現在江楓說可能知道了是什麼病。

問的越多,也代表著越有希望,所以解答的無比詳細。

兩個小時後,

口乾舌燥的女人在期待的目光中送走了江楓,不禁有些激動。

10分鐘後,江楓又回來了,手上拿著一張《兒童心理量表測試》,讓女人詢問小女孩兒填寫。

30道題目,僅僅花了5分鐘就填完了。

這便是心理測試的奇妙之處,它的每道題之間都相互關聯,即使是測試者填寫了好幾個違心的答案,最終也能得到一個較為準確的結果。

收回測試表,看著測試的最終結果,江楓的臉上浮起了笑容,困擾了他好幾天的病症終於有原因了。

小女孩兒得的是週期性嘔吐綜合徵!

這是一種以週期性或反覆發作的嚴重噁心和嘔吐為特徵的疾病,而且在間歇期沒有任何症狀。

同樣也沒有器質性疾病作為基礎的精神障礙!

目前這種病的發病機制還沒有定論,是多因素的,包括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線粒體功能障礙、下丘腦垂體,腎上腺啟用等各種原因。

女人緊張的看著江楓:“醫生,怎麼樣?我女兒她沒什麼大事兒吧?”

“這事兒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就看你們後續怎麼處理了。”江楓嘆著氣看向了女人。

“醫生……我……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女人一臉疑惑的看向他。

江楓嘆了一口氣,說道:“根據測試結果,和我之前向你調查的情況,我幾乎可以確定,你女兒的病,和你的愛人有關。”

“我老公?不可能!我們兩口子都很疼女兒,每次從京都回來,都會給她買想要的東西,連大聲罵她都沒有過……”

“這不是聲音大小的問題。”

江楓搖搖頭頭,繼續解釋道:“,根據心理測試可以得出,你女兒是典型的成就型人格,也就是說她個性要強,喜歡錶揚,而對批評內心是牴觸和畏懼的。”

“你剛才也說了,你女兒每次考完試,你愛人就會打電話詢問成績,儘管你說了沒有大聲斥責,可你們的這種行為,其實是給孩子施加了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來源於她自己,但造成者卻是你們。”

說完,女人陷入了呆滯,大腦飛速旋轉。

她突然發現,江楓說的似乎很有道理,她想辯駁卻找不到理由。

此時,護士帶著小女孩兒回來了。

江楓蹲下身子,將小女孩兒抱在懷裡,露出微笑。

“小朋友,爸爸每次給你打電話,你開不開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