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投機取巧(第2/2頁)
章節報錯
“多少時間不食肉味了!”
“這要是個尼姑庵該多好。”
“聽說蓮心齋那帶髮修行的尼姑挺不錯的。”
“有機會一定要見識見識,深入交流一下。”
厚顏無恥的話語在心中響起,宛如打了雞血一般,陰神驅使著狂風,朝著鍾林飛遁而去。
哐……哐……哐……
梵音鍾自鳴的聲音,有時感覺安靜,有時感覺凝重,安靜如秋風中樹葉下落的聲音,凝重如大山裡的回聲…………
不過今日細細傾聽下來,卻感覺到一股梵音,聲音延綿不絕,給人一種寧靜、深遠的韻味。
低沉的梵音,輕輕嫋嫋,飄蕩而出,如一股潺潺的清泉,洋洋灑灑流進了天空,流滿了鍾林。
梵音佛樂,是那麼的舒緩,悠遠,迷離,輕柔,一聲接著一聲,一波連著一波……
“梵音鍾。”
懸浮在半空之中的丁廷嶽雙手合十,佛樂從四面八方流出,在的身邊繚繞,在半空的屋樑繚繞,幽幽的,沉沉的,緩緩的…………
輕輕地閉了雙目,口裡喃喃,滿臉愉悅。他的意念,他的思緒,此刻已經隨著這梵音,走到了遙遠的亙古,回到了極樂的世界,看到了幸福的彼岸,沐浴著普照的佛光。
“我悟了!”
“我悟了!”
“畜牲,你悟了甚麼?”
彷彿當時中舉的范進一般,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悟個毛線了,丁二少要是有佛心悟性,那才是真正的有鬼了!
梵音是無言的戒律,晨誦是信仰的經幡。
梵音佛樂裡,復又重疊了一陣遲緩凝重的唱經低音,由弱到強,洶湧澎湃,渾濁濃稠,如吟如嘆,飄蕩半空,經久不散。
這聲音,沒有興奮時的高亢,激動時的飄忽,哀傷時的悲悽,虛無時的迷茫,它永遠只是一種低音,一種合聲,那麼單調,那麼悲壯,那麼莊重,那麼執著,那麼渾厚滄桑,那麼撼人心魄。
梵音在耳,丁二少確實有一份感悟,意緒也跟著縹緲,這是一種撼人心魄的東西,就如前世在壺口瀑布聆聽黃河之水天上來;
滿眼是一種氣魄,滿耳是一種鳴響,滿嘴是一種驚歎,滿心是一種震撼,那種感受,由心底生,從靈魂出,是塵世間任何一種流行音樂都無法讓人體驗得到的。
換而言之,純粹是因為這梵音佛樂讓他絕對心中震撼和悅耳,心中不由得想起一幕畫面:
一張小桌子,置於小亭間,與友人對弈,與故人品茶,靜聽梵音沁心,細嗅茶香入脾,感受山寺幽清,覺悟世界真諦,不也是一種無邊的快樂與幸福麼?
不是,
絕對不是,
丁廷嶽要得是不老不死,風華正茂,而不是這種退休老大爺的生活。
“靠,這梵音是不是有毒?”
“音樂確實能影響心中所思所想。”
喃喃自語之際,最後一聲沉悶而悠遠的鐘聲騰躍散出,餘音嫋嫋,如一卵投石的漣漪,一綹綹的覆蓋,一圈圈的擴充套件,然後散落,弱化,寂滅…………
“音道的確是厲害,可惜我分身乏術。”
惋惜的聲音響起,在丁二少心中,那種白衣如雪、一劍西來的夢是徹底地沒了,狗—日的那個老鄉前輩風宗主,把馬甲都用盡了:
什麼獨孤求敗,葉孤城,西門吹雪,燕十三……凡是出名的劍客,這傢伙都用了馬甲,絕對的Cosplay達人。
這武俠的也就算了,就連仙俠的都不放過,什麼李逍遙,玄霄,百里屠蘇……
當時的人,還以為是劍道井噴式發展,迎來一個無比輝煌的時刻,畢竟那麼多武修劍道的,法修劍道的俊才。
然而,最後令人大跌眼鏡,不,是驚呆了狗眼的是,從始至終只有一個人。
可以這麼說,劍道的逼都被他裝盡了,丁二少來晚了,他也不會幹那種拾人牙慧的事情。
那麼突出逼格風範,只能從音道樂器上下手,比如揹著一副古琴,嘴中呢喃著:“一曲肝腸斷,天下何處覓知音?”
亦或者腰間別著一玉笛,手上拿著一紙扇,真的是好一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想想都激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