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銅水的溫度快要上升到它真正的熔點,“小銅炮”也是越來越嫻熟,《靈珠咒》的誦讀次數在一遍遍地增加。”

總而言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朝著好的一面發展,當然枯燥乏味也是肯定的,不過好在有滾熱火鍋和冰鎮米酒的調劑緩解。

但是,今夜,丁廷嶽終於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大果實,法修經過數天近乎不眠不休地煉化,終於要突破晉升為八品境界——陰神夜遊!

元神達到一定強度和硬度之後,即使還是像之前的元神一樣虛幻、飄忽,但卻可以赤身行走於天地之間(晚上)。

當然,那種樣子,和鬼魅確實大差不錯,輕若無物,而且一開始,風對於陰神來說再不是刀戟箭矢,唯恐避之而不及、一吹就滅;

反而是一種助力,能幫助陰神來往兩地,這也正是鬼魅行動往往迅速於常人的緣故。

當然,如果要是學會掌握駕馭風這一類的法術,夜遊數百里完全就是小意思,當時選擇借風術著實有先見之明。

如果,要是能將借風術修煉至巔峰,修煉進階的御風術的話,那可就太妙了!

因為陰神不畏懼那風,故而第一重境界稱之為夜風行;而第二重境界,則是不畏懼那微風細雨甚至是傾盆大雨,故而稱之為雨夜行。

嗯,一提到雨夜行,丁二少就莫名其妙地想到了一位人才——雨夜帶刀不帶傘。

至於陰神夜遊的第三重境界——晨昏行,它更是厲害,陰神能在太陽將出未出之際活動,敢於以陰神試探日光,一旦能直接承受日光的炙烤,便突破至七品陽神日遊境界。

其實,第一重的夜風行,他早就實驗過了,呈小三才法陣的三顆靈珠是一種保護,不是隔絕天地對元神的侵害。

故而,走出“舒適圈”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尤其是會借風術,那飛得位元麼夜遊的陰神還快。

要不是膽子小慫,呸,那叫謹小慎微,恐怕當初都能繞那麼幾圈。

無論是夜風,還是夜雨,亦或者是晨昏,都是太陰星籠罩蒼穹,太陰月華的靈韻較為柔和,對於陰神、鬼魅、妖物等,都是非常“親切、友好與適應的。”

反觀之太陽星,無論是晨曦破曉、亦或者是烈日當空,哪怕是夕陽西下,其太陽日精的靈韻非常的霸道;

稍不留意,元神那麼脆弱,瞬間就是魂飛煙滅,不死也得脫層皮。

而陰神夜遊的第三重境界——晨昏行,實則是太陽星與太陰星輪換交替的時刻,不然的話,如果沒有太陰星,後果可有些不妙。

還有妖物等吸納日月之精華,都是先從太陰月華開始,沒有達到大妖的層次,那太陽日精的靈韻連想都不敢想。

日精數倍甚至十數倍於月華,但它霸道危險啊,危險與收穫是成正比率的,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

即使是另闢捷徑、另類創新,哪怕是歪門邪道、旁門左道,都無法規避那個“道理”。

“元神出竅!”

剎那之間,屋子之中再一次地出現了兩個丁廷嶽,一個是他那強橫的肉身,一個是他那崔脆弱的元神,當然相貌、形態都是一模一樣。

突破晉升到陰神夜遊的的元神,身子不再是虛浮不定,雖然有些透明,但是有一種凝視之感,而且雙腿雙腳更顯化出來;

不過還是非常的輕盈,無法落在地上體會那腳踏實地的感覺,離地數尺,懸浮在低空中,還是像鬼一樣。

陰神形體徹底穩固,即使是走出屋子,來到那天地之中,也沒有那裸露之感,更並沒有什麼疼痛的感覺。

微風那麼輕輕一吹,非但不會造成影響,反而成了“夜遊”速度的助推器,在借風術的施展之下,繞著金山寺就是一圈:

前庭花寺的院子比較小,更顯得院中的幾棵菩提樹碩大無比,無論是何季節,它們還是那麼挺拔蒼翠;

那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全都沐浴在靜謐的夜色之中。

這座古老的金山寺在朦朧夜霧的籠罩下,像一幅飄在浮雲上面的剪影一般,顯得分外沉寂肅穆; 抬頭望廟頂,令人眼花繚亂。那一個個佛爺凸起的臉也宛如夏季夜空數不清的星斗,它們神態各異,千姿百態。

“你也來夜遊啊!”

“嗯,你也來啊!”

“要不要去那裡夜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