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分成片,但現在還沒法用來編制竹簍。

雖然寬度合適,但這些竹片還太厚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篾片。

篾片是傳統竹編中非要重要的一步,不同的竹編制品,需要篾片的厚度、寬度、長度、細度都不同。

那些經驗十足的老師傅甚至能將一根十米的竹子手工篾成繡花針大小的竹絲而保持不斷。

不過韓元用不著將竹片篾到這種地步,他只需要簡略的分一下片,能夠編織使用就夠了。

手握著石斧,他先將竹隔打掉,然後豎起來,用自己的身高來當做粗略的長度單位,然後砍斷。

每一節大概是兩米的長度,剛好用來編制一個較大竹簍。

切成段後,便是篾片。

固定好竹段,手中的石斧從竹段側面對半砍下,然後用手一撕,一節竹段就變成了兩片竹片。

再重複一次,兩片變成四片。

這差不多就是石斧能破到的極限了,在薄,石斧就幫不上忙了。

不過這已經夠了,四分之一薄的竹片已經能夠用來編制竹簍了。

看這韓元不斷篾片,不時的皺著眉將扎進手中的竹刺挑出來,直播間裡面的觀眾也是不斷的送禮。

【嘶,我光是看著,就感覺自己手上紮了好多毛刺!】

【竹刺扎進手裡面是真的疼,有時候還挑不出來。】

【我爺爺就是篾匠,手上的那個繭子,厚的竹刺都扎不進去。】

【這是真正的手藝人(手動狗頭)。】

【爺爺那一輩的人基本都會用竹子編東西,到了我爸爸他們那時候也還會,只不過編的東西少了一點,到了我啥也不會了,估計只會砍竹子了。】

【投幣點贊三連!】

【用剩下的竹枝不要扔,可以用來抽小孩屁股,一下。熊孩子就不哭鬧了】

【沒被竹鞭抽過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

沒空看彈幕,韓將竹段不斷蔑成片,然後放在一旁待用。

等到大部分的竹片都蔑成片了,他才停下來。

“竹編是一項歷史非常悠久的工藝,入門很簡單,學上一兩天就會,但要精通就比較難了。”

“編織、車花、拼花、穿珠、翻簧等各種工藝沒個一二十年是學不會的。”

“不過我現在用不上那麼複雜的工藝,只需要簡單的編兩個竹簍出來就行。”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試著玩一下竹編,親手編制一兩件精美的竹編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一邊說,他一邊開始編制竹簍。

最簡單的編髮就是一挑一編法了。

這種是真的有手就會。

按照地球劃分經緯度的方式,先將一根或者幾根竹片豎列好,然後橫著一上一下的交織其他的竹片。

這種方法很簡單,編制起來的速度也很快。

沒一會,一堆篾好的竹片就在他手中變成了一塊直徑半米的十字竹編。

經緯度間,留有一些手指甲大小的空隙,可以更節省材料。

編好底部後,韓元先停了一下,看了一下鏡頭,道:“底部已經編好了,接下來要編簍身。”

“這是比較關鍵的一步,稍稍難一點點,最主要的是要將這些竹片彎曲豎起來而保持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