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觀眾聽不懂這些專業術語,不代表蹲守在直播間裡面的各國專家聽不懂。

特別是合金材料以及鏡面製造方面的專家,在聽到這一系列指數的時候均忍不住倒吸了口涼氣。

弧度誤差0.0000108rad;

&n/km......

這些資料代表的是什麼,他們再清楚不不過。

這些指數,代表的是頂級的鏡面拋光打磨工藝。

通俗的來說,花費了一百多億米金,耗費了近十五年時間才上天的世上最強鴿王‘韋伯望遠鏡’的鏡面,都遠遠比不上眼前的這塊鈹銥合金。

如果將韋伯望遠鏡的鏡面指數化,其速冷前和速冷後的弧度誤差在0.0002rad左右、鏡面IRI指數會更高,恐怕能達到0.00007m/km。

和眼前的這面鈹銥合金鏡面相比,其指數化資料能相差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當然,這和兩者使用的材料和結構不同也有關係。

韋伯望遠鏡的鏡面雖然同樣使用的是鈹合金,但並非鈹銥合金,在熱膨脹係數上肯定比不過後者。

而結構上就更好說了。

韋伯望遠鏡發射的時候,因為發射火箭運力的關係,會盡力的去減輕傳送貨物的重量。

而這其中,就有針對鏡面的調整工作。

鈹合金的密度雖然很低,只有1.85g/cm3,遠比鐵的7.86g/cm3要來的低,但畢竟也是金屬。

而微博望遠鏡的鏡面則都是有鈹合金製造的,所以為了降低鏡面的重量,工作人員首先會切掉鈹鏡坯的大部分背面,只留下一個薄的“肋”結構。

雖然大部分金屬都消失了,但這個肋骨足以保持鏡面的整個形狀的穩定。

而這個操作能夠使每個部分都非常輕。一個鈹鏡片的質量為20公斤。

極大的降低了鏡面的重量。

而對於韓元來說。

20公斤,別說是一塊直徑超過一點三米的巨型鏡面了,就是他目前手裡的這塊鈹銥合金就遠超過這個重量了。

偷空鏡面,降低重量,這一點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降低鏡面本身的穩定性,只不過這個降低的程度是在可接收範圍之內而已。

不過對於韓元來說,沒必要這樣做。

他有著足夠推力的太空梭,能將超重的空間望遠鏡送上太空。

所以儘可能的去提升鏡面的反射效果才是目的。

.......

對鈹銥合金的低溫檢測完成後,韓元將暴露在低溫下而導致的反射鏡段形狀的變化,以及相關的資料全部記錄了下來,而後開始計算和調整鏡面的打磨拋光角度、速度、弧度等資訊。

針對太空望遠鏡鏡面的打磨拋光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即便是他,在預先透過資料模型幾乎完美的計算了打磨拋光資料後,拋光出來的鏡面依舊有瑕疵。

比如某一部分的弧度誤差有些偏大,某一部分的鏡片平整度偏高等等。

隨著這些偏大偏高的地方依舊符合標準數值,但是卻可以透過計算來進行進一步的最佳化調整,進而提高鏡面的反射效能。

雖然很麻煩,但這對於他來說是完全值得的。

鏡面效能越高,能看到的東西也就越清晰。

特別是韓元還想借助這臺空間望遠鏡仔細的觀察一下太陽系外的情況,看看太陽系外到底發生了什麼。

所以對鏡面的打磨拋光,就要更加的精益求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