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不出現,最有希望能研發出來可控核聚變的,也就是我們國家了。】

【1056秒!打破了世界紀錄!】

【別吹了,一千秒那個僅僅是長脈衝高引數等離子體執行時間而已,並不是真的可控核聚變的執行時間。】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國家的可控核聚變將技術是世界頂尖!】

【那只是因為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國家都沒幾個。】

【樓上的對自己的祖國這麼沒信心的嗎?】

【有信心,但不能自負!】

直播間裡面討論不斷,不過話題幾乎都聚焦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對於韓元接下來製造的外太空望遠鏡反而沒什麼人關注。

嗯,蹲守在直播間裡面各國人員除外。

他們是不管怎麼樣都不會忽視任何一項技術的人。

......

韓元沒理會彈幕,他將帶上來的材料分開,按照不同的種類放置在實驗臺上,而後開始了工作。

一臺外太空望遠鏡的製造,是外太空探索任務中唯一一個要求在一年時間內完成的支鏈任務。

所以第一年的時間,他並不算很急。

在X1型工業機器人已經批次製造出來了一部分的前提下,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一些不在系統任務內的其他任務。

比如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比如3D列印工廠等等。

將材料分好後,韓元從側房中搬運出來一個小型的電爐和一堆製造模具的材料。

外太空望遠鏡和常規意義上的透鏡、反射鏡不是一個東西,儘管所有的外太空望遠鏡的鏡片都光滑的可以當做反射鏡來使用,但它和其他的鏡片成像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如何製造一臺外太空望遠鏡,韓元腦海中並沒有相關的知識資訊。

和光學有關的知識資訊他只有初級光學應用知識資訊一條。

但很可惜,這道初級光學應用知識資訊裡面並沒有外太空望遠鏡相關的製造資訊,所以這東西只能由他自己進行設計並製造了。

韓元推測,外太空望遠鏡可能並不再初級光學應用知識資訊裡面,或許是在中級知識資訊中。

畢竟外太空望遠鏡屬於對外觀察的裝置,已經不在母星內部了。

雖然沒有系統提供的知識資訊,但如今他也不是那個剛出茅廬的小夥子了。

經歷了六年多時間的發展,現在他腦海中有足夠的知識底蘊支援他去開發設計一款屬於自己的外太空望遠鏡。

這對於他來說,已經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

有需求,有目標,就可以依據需求和目標來設計。

外太空望遠鏡和普通望遠鏡的性質不同。

普通望遠鏡以光學望遠鏡望遠鏡,靠的是透鏡的折射性質,針對的光主要以可見光為工作波段。

而發射到太空中的大型天文望遠鏡多是射電望遠鏡,主要以無線電波為工作波段。

當然,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也有光學類的,著名的哈勃望遠鏡其實就是光學類望遠鏡。

不過哈勃望遠鏡也不是說僅僅觀測可見光,它還有針對紫外光的觀測能力。

除此之外,如果按照分類的話,大型天文望遠鏡還有紅外望遠鏡等其他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