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大統一理論(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已經登上了天空並展現出這項技術後,他並沒有賣關子而是直接的就解釋了這項技術的來源。
“這種能提供重力的技術,叫做磁場模擬重力技術,是磁場反重力技術的延伸技術之一,它的原理建立在物理學的大統一理論之上。”
“在我的腳下,有一套以超導技術為基礎的磁場裝置,以創造出一種引力場,它類似於在磁場環境中出現了類引力的相互作用,可以對大部分的帶電粒子其作用。”
“這是引力的相互作用效果與其它三種基本力的相互作用方式,從理論上來說,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弱核力相互作用實現了某種形式上的一致性,進而可以實現人造重力場。”
“不過這項技術也不是沒有缺點的,首先它的能耗很大,對一平米的區域製造出接近地球重力的人造重力場每小時需要消耗超過十萬千瓦。”
“其次是對於材料的要求很高,且對使用環境相當高,幾乎絕大部分的元件都要求使用超導材料,對於環境要求至少保持在十級無塵室以上......”
韓元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腳下的磁場模擬重力技術,不過直播間裡面的觀眾注意力並不在這項技術上,反而是在解釋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名詞上。
【大統一理論!
!
!這可是愛因斯坦終其一生都未能完成的夢。】
【果然,主播已經實現了四大力統一。】
【別說愛因斯坦了,只要是搞物理的,統一是四大力是所有人的夢想。】
【四大力是什麼?大統一理論又是啥?】
【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理論上宇宙間所有現象都可以用這四種作用力來解釋。】
【透過研究四種作用力之間聯絡與統一,尋找能統一說明四種相互作用力的理論或模型稱為大統一理論。】
【高能物理狗表示羨慕和眼巴巴,目前物理界還只統一了弱電,強電統一都沒做到,標準模型也只是一個唯象的理論,主播能講講引力到底是怎麼和其他三種力掛上√的嗎?】
【標準模型中的可調引數太多了,目前發現的就有十幾個,、任意性太大,什麼時候強、弱、電三種相互作用能像麥克斯韋方程一樣把電力和磁力統一成為一種電磁相互作用就好了。】
【臥了個槽,你們都在說什麼?我怎麼連彈幕都看不懂了?】
【文科生表示一臉懵逼。】
【這個直播間裡面不是人均最低學歷博士嗎?這都聽不懂?】
【雖然不懂什麼是大統一理論,也不知道這玩意到底有什麼用,不過可以知道理論科學是科技發展的基礎,希望我們國家能重視。】
【那些個官老爺們哪裡會重視這個?他們只會在乎今年賣地買了多少錢。】
【就沒人關注人造重力場嗎?】
......
直播間內,彈幕橫飛,雖然人造重力場驚豔到了所有人,但大統一理論給人帶來的驚訝更大。
能在這個直播間裡面蹲坑好幾年的老觀眾多多少少的都知道了不少的科學名詞,也瞭解過不少的東西,對於物理學界的最高榮耀,不少人都有一些瞭解。
特別是前陣子參宿四超新星爆發的時候,直播間裡面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對物理和天文的討論。
而各國的物理學家就更不用多說了,儘管他們早就猜測這名主播完成了四大力統一,但一直都得不到證實。
這次對方主動提及,一個個的都眼巴巴的看著直播,希冀從中獲得一些靈感或者學識。
不過這注定是要讓他們失望的,韓元雖然知道磁場反重力引擎和磁場模擬重力技術都是建立在四力大統一理論上的,對大統一理論也有一些瞭解,但真正完善且詳細的大統一理論,他並沒有掌握。
畢竟磁場反重力技術和磁場模擬重力技術都是系統直接傳給他的知識資訊,雖然裡面有一些涉及到四力統一的知識資訊,但並不多。
目前來說,他在物理學上最大的成就是完成了強、弱、電三種相互作用力的統一。
統一了強弱電三力,他在理論物理上已經走在了各國的前沿,至少目前的物理學界還並未完成三力統一。
三大力統一在物理學界也有自己的專屬名詞的,叫做‘標準模型規範場論’。
而‘標準模型規範場論’的缺陷其他缺陷也不少。
儘管標準模型理論是自牛頓經典物理以後最接近大一統理論的一套自然哲學觀,但它並沒有描述到引力和暗物質以及暗物質粒子。
若從宇宙論的角度出發,標準模型亦被視為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