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針對這些實驗體的解剖資料就出來了

從這些資料中,韓元看到了明顯的肌體萎縮,細胞能量消耗過度的現象。

比如在所有的小白鼠肌體組織中都檢查到了大量的adp,以及atp,cp和部分肌糖原、脂肪的消失。

atp、學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簡稱三磷酸腺苷,是一種不穩定的高能化合物。

它是大學生物中的內容,它能水解,且水解時釋放出能量和adp,它是生物體內最直接的能量來源。

而adp則在吸收能量後,能重新和一個磷酸基形成atp,兩者構成了生物活動的能量均衡。

從這裡看,結果就很顯然了。

那就是在注射d活體溶液後,這些d對宿主的肌體進行了改造,而改造是需要消耗宿主肌體的能量的。

也就是說,這些實驗動物,其實都是被‘餓’死的。

在注射了d活體溶液後,實驗體的細胞會消耗掉大量的能量,而最直接的,就是atp。

atp作為直接給細胞供能的高能化合物,在細胞中的佔比其實並不是很多。

比如人,人體內約有50.7g atp,這些atp只能維持劇烈運動0.3秒。

但atp與adp可迅速轉化,保持一種平衡,只不過adp轉化成atp過程,需要能量。

當能量缺失的時候,adp就無法迅速轉化成atp了。

生物體內的其他一切活動利用的都是atp水解時產生的能量,當肌體無法提供足夠的atp的時候,細胞就直接被餓死了。

這就是所有注射了d活體溶液後的實驗樣本均在四十八小時內死亡的真相。

而紅喉蜂鳥和浮鷗鳥這兩種鳥類因為極強的消化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為身體帶來更多的能量,這也是它們能活下去更長時間的原因。

不過讓韓元有些疑惑的,在後續的實驗體屍體檢查中,很多的動物體內都殘留有不少的脂肪。

脂肪的作用之一就是給身體提供能量,它在分解後能大量的提供能量,供身體活動。

如果說能量缺失的話,那麼這些脂肪按道理來說應該不會有殘留,都會被分解。

就像餓死的人幾乎都是皮包骨的一樣,因為人體內的脂肪都已經被分解了。

但這些因注射d活體溶液而餓死的實驗體,大部分生物體內都有殘留的脂肪,而且數量不少。

這是韓元有些不解的地方。

不過他也沒太糾結這個問題,現在的關鍵是d致死的原因找到了,那就想辦法解決它。

辦法也很容易,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配置大量的atp,在注射d活體溶液後同步靜脈輸入實驗題就夠了。

能量不夠,補足能量就行了。

很快,一批atp溶液便完成了製造,韓元同步開啟了新實驗。

這次實驗的物件是一批小白鼠和小白兔。

在注射d溶液時,透過吊瓶同步輸入atp溶液,維持小白鼠和小白兔的身體改造功能。

如韓元預想中的一樣,在提供了大量atp溶液後,這些小白鼠和小白兔順利的存活了超過四十八個小時。

但隨著atp溶液的注射,這批實驗體出現了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