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存在生命,這是韓元一直都在猜測的事情。

但他沒想到會發現的這麼快,快到令人驚訝,令人不敢相信,快到在水手號大峽谷底部撿一塊泥巴就能找到生命。

這是韓元壓根就沒有考慮過的事情。

在他看來,即便是火星上存在生命,可能也需要經過漫長時間的尋找才能發現。

不過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那種耳廓狀地形中存在生命的確是合理的。

生命為何會起源?

這既是一個宗教神學問題,也是一個科學和哲學的問題。從宗教神學問題來看,會很容易得出結論。

我們人類,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乃至於我們這個世界,都是由神所造。

從無到有,從無生命到有生命,在物理的現實世界之外有一個神秘而偉大的力量在行使、操縱這一切。把一切訴諸於那個虛無縹緲且又無所不能的神,這樣問題很快很容易就解決了。

但問題是,我們難以證明神的存在;當然了,我們也難以證明神不存在。

不過從科學上來說,普遍認為生命是從無機物然後到有機物,再到單細胞,多細胞,最後形成一個完整和高階的生命體。

物質的流動和交換讓物質中的粒子聚集,當粒子的數量越多的時候,粒子群蘊含的能量也就越高。

按照物理學定律,當能量越大的時候就意味著越不穩定,其活力和動態會增加。

而要維持自身龐大的總群,那麼這些粒子群必定會從周邊的環境中汲取能量和物質。

如果這團粒子群能穩定的從周邊的環境中獲取到能量,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而且它還能將多餘的能量排出去的話,那麼從這一刻起,生命就誕生了。

這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對於生命的解釋。

因為從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角度來看,生物和無生命的碳原子團之間只有一個本質的區別。

那就是有機生命會比無生命的碳原子團更加善於從環境中捕獲能量,並且將能量轉變成熱量消散。

這種解釋的確能解讀生命的形成原因,但還是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無法精確的解釋‘意識’這種東西。

生命的意識到底是什麼?誰也不知道。

它可能遠比生命的起源還要複雜很多倍。

或許有一天科技足夠支撐我們走出母宇宙,會發現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也說不定。

當然,探索生命的起源不是韓元現在的目標,他現在的目標是研究在水手號大峽谷底部泥土中發現的微生物。

相對比地球來說,火星上的環境的確不太適合生命的生存,但也不是絕對的。

日照、潮汐、熱能、地質活動、火山爆發......凡是能互動物質的運動,必定都會產生能量。

比如水手號大峽谷底部,無論是日照帶來的溫度,還是水冰融化後對泥土的衝擊,都能帶來能量和足夠豐富的物質。

這些東西為微生物和細菌提供適應的生存環境。

所以在這裡發現微生物也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不過這足以證實宇宙並不想人類所想像的那麼荒涼。

哪怕是在一個小小的太陽系,至少都有兩顆星球發現了生命,那擁有兩千億個太陽系的銀河系呢?再擴大,擁有萬億個銀河系的宇宙呢?

從機率學的角度來說,外星高等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儘管之前透過零號外太空紅外望遠鏡發現了十一光年之外的巨型人造天體,但畢竟相隔太遠無法看到細節確定那就是高等智慧生命修建起來的東西。

對於韓元來說,即便是不算那些出現在地球上的巨型昆蟲,外星高等智慧生命的存在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

針對火星上微生物的研究一時半會是完不成的,不過每一項實驗的輸出都足夠讓韓元興奮不短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