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參宿四的演變(第1/3頁)
章節報錯
進入八百公里的近地軌道後,在飛船的智慧核心操控下,零號宇宙飛船改變了飛行狀態,不再上升,而是保持著第一宇宙速度開始圍繞模擬地球進行飛行。
在這裡,韓元將展開包括變軌飛行、飛船艙內壓力調節、衛生系統測試、迴圈系統往復測試、進食、武器使用、護盾防禦等一系列的測試操作。
除此之外,X1型工業機器人會代替他將帶上來的各種蔬菜水果草木等植被和種子放置到太空環境中。
一是觀察宇宙射線對生命活動可能造成的影響,二是尋找植物突變的各種最佳化方向。
這兩大件事情將維持三十六小時左右的時間,在完成這一系列的飛行測試以及科學考察活動後,零號宇宙飛船將再次啟動,變軌前往月球。
......
三十六個小時左右的測試時間並不是很長,如計劃中的那樣,零號宇宙飛船在韓元的指示下重新啟動了磁場反重力引擎,做好了奔赴月球的準備。
相對比從地面攀升到八百千米的近地軌道來說,從近地軌道前往月球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
即便是他駕駛的是零號宇宙飛船這種交通工具,也需要三十六個小時左右。
不過相對比現實中各國利用運載火箭或者太空梭去月球來說,三十六個小時的時間甚至都還不到零頭。
就拿華國登陸月球的嫦娥系列探測器來說,從地球前往月球需要1114天左右的時間。
首先,宇航員需要乘坐火箭從地面的危險中心升空,然後進入地球軌道。
這個時間是1618個小時左右,在繞地球飛行一定的時間後,航天器將上升到另一個軌道,離地球更遠,離月球更近。
在這個二級軌道上,航天器需要再飛行24小時才能進行下一個動作。
在二級軌道上飛24小時後,航天器將再次上升到48小時的三級軌道,做兩次繞地球飛行動作。
到了這一地步,它都還不能直接飛向月球,還需要在完成48小時的週期環繞後再度上升,進入登月軌道。
進入登月軌道後,航天器就可以開始前往月球軌道,有些航天器在這一階段還有一定的加速能力,有些則沒有,只能以原有的速度飄過去,時間方面短則34天左右,長則需要56天。
當它接近月球軌道時,會被月球的引力捕獲,而後開始減速,停留在距離月球表面200公里的軌道上,然後就可以安全著陸在月球表面了。
整個過程相當繁瑣複雜,需要變化飛行的軌道和計算的資料不計其數。
一旦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麼航天器就不可能抵達月球,只會消失在茫茫宇宙中。
所以對外星的探索,特別是人工登月,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勇氣。
當然,這些各種形式的變軌,對於正坐在零號宇宙飛船上的韓元來說是不需要的。
也不是說他並不需要變軌,而是變軌的次數並沒有那麼多。
韓元只需要考慮一下地月活動時對零號宇宙飛船前進路線的影響就足夠了,其他的東西,可以交給飛船內部的智慧核心來進行修正。
前面一兩年發射上天的各種探測器和衛星並不是吃白飯的,如果他手上已經有了相當齊全的太陽系資料資訊資料了。
那些由探測器和衛星記錄下來的資料,不僅詳細的標記和體現了每一個星球的具體資料,甚至連火星和母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裡面的每一塊隕石都完整的記錄了下來。
依據這些資料,韓元甚至能在太陽系內規劃出一條條的‘高速公路’出來。
這些高速公路幾乎能完整的避開所有的障礙物,比如隕石,高密度的星際塵埃等東西,可以確保航天器在飛行的過程中不會遇到阻礙。
這是一件統計資料相當龐大的事情,但並不算很難。
畢竟太陽系已經穩定存在幾十億年了,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那些漂浮在太空中的星體、隕石和星星際塵埃之類的東西並不是輕易的更換自己的執行軌道。
雖然有些隕石和星際塵埃也會受到行星的引力影響而墜落,但相對於整體數量來說,那只是少數。
......
十八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如果放到現實中去,那可以說是短暫的不能再短暫了。
甚至有可能因此出現地月旅行的風景。
畢竟從華國飛往米國也需要十幾個小時的航程。
但對於韓元來說,這接近一天半的飛行時間實在是太漫長了。
茫茫宇宙中,除了逐漸遠離的地球和閃耀著光芒的太陽外,什麼東西都沒有。
別看夜晚在天空中看外太空繁星閃爍無比熱鬧,但真當你來到太空中,只會感到一望無邊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