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工作間,韓元開啟了投影儀,將中央電腦中的有關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設計圖投影了出來。

高能粒子對撞機的設計圖和相關技術即便是在現實中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嚴格保密的東西。

它和頂級的數控機床、晶片一類的產品完全不同。

後者能給一個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影響力,但前者.......

只能說頂級的物理學研究基本都是公開的。

理論階段的物理學研究並不能給當前帶來太多的東西,並不不像航天、軍工、半導體這些東西一樣敏感,絕大部分的研究成功也都是可以公開訪問的。

就像歐洲的原子能實驗室和lhc和cern每年都會召開的無數大大小小會議一樣,這些其實從來都沒有拒絕任何一個國家的參與。

畢竟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再蠢,也知道前沿物理的研究,需要的人才不是一個國家就能搞定的。

除非這玩意某一天撞出來了個蟲洞,或者說撞出來了時空旅行的關鍵粒子之類的東西。

更何況,掌控高能物理的基礎裝置大型粒子對撞機就掌握在他們手裡。

華國與其他國家的研究人才如果想要研究些什麼的話,就必須得求到他們身上來,這同樣是影響力。

或者說,他們在修建房屋,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在為他們砌磚遞瓦。

整體來說,制約高能物理發展的並不是技術,也不是物理學界的人才,而是金錢。

一臺大型的高能粒子對撞機的建造,需要花費的人力物理龐大到令人不敢相信。

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粒子加速器與對撞機lhc舉例,光是對其進行一次升級,僅僅是一次升級,花費的資金就高達十多億米金。

而lhc每一次啟動進行對撞實驗,花費的錢財都是數以千萬米金計算的。

可見高能物理真的是一個燒錢的行業。

在前些年的時候,華國本來也打算自己弄一個的,但因為花銷實在太大,再加上國內頂級的高能物理人才的確不多的原因暫時放棄了。

不過這一項計劃,在當時的預算,排到了千億級別。可見燒錢的程度之誇張。

當然,這也和華國不弄則已,要弄就最大最強的有關係。

.......

視線迴歸到投影出來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上,韓元點開了對撞機的總體結構圖,一一介紹道:

“這臺大型粒子對撞機,是我在去年設計的。”

“它是一個直徑為二十五公里,周長為78.5公里的圓形隧道。”

“主體結構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主體加速管道,長達78.5公里。主要作用是給粒子進行加速。”

“理論上來說,這個長達近80公里的加速管道足以將氫粒子加速到無限接近光速。”

“第二部分是部署在主體加速管道上的各種粒子偵測器。”

“包括通用性的中超環面儀器和緊湊渺子線圈、夸克粒子偵測器、截面彈性散射偵測器、特殊目標偵查器等。”

“它主要用來偵查高能粒子對撞時產生的各種資料,以及給碰撞產生的各種粒子進行‘拍照’。”

“第三部分則是資料中心。”

“這個就不用多介紹了,主要用來儲存各型別的計算資料和觀測資料等,主體是一臺超級計算機。”

“第四部分是冷卻系統。”

“冷卻系統在任何一個尖端的科研裝置或者工程裝置裡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部件。”

“比如我在去年建造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它就擁有一套規模相當龐大的冷卻系統,以強制冷機為核心,透過七千噸的液態氦來進行流轉製冷。”

“而零號大型粒子對撞機配備的製冷系統,比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上的還要強大。”

“因為超長的加速管道的原因,這臺大型粒子對撞機一共配備了六臺大型強制冷裝置,以及208噸的液態氦和5.7萬噸的液態氮。”

“第五部分則是能源供應系統。”

“大家都知道,強粒子對撞機的每一次啟動消耗的電能都龐大至極,所有它的電能供應將再建一個可控核聚反應堆進行單獨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