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元想了想,覺得有必要在虛擬世界裡面加點東西制止他們為所欲為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從這個動漫模型的橫切面來說,這次的列印是相當成功的。

橫切面的eva樹脂材料相當細膩,看不到任何氣泡,也看不到什麼褶皺。

這表示在層疊新增列印的過程中,eva樹脂相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

最關鍵是的,不同顏色的eva樹脂還並沒有互相干擾串色,和泰山基地中那些用金屬繪製的動漫人物一樣,顏色與顏色之間色彩分明清晰,有明顯的界限和過度。

意味著無論是列印技術、列印尺度、還是列印材料都很優秀,保持的相當好。

......

檢查了一番手中的動漫模型,韓元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加被切成了兩半的蕾姆丟進了垃圾桶,帶著其他剛列印出來的手辦走出來了3d列印工廠。

“大型3d列印工廠差不多就是這樣了,這裡大概還有半個月左右能徹底完工並完全投入使用。”

“等待3d列印工廠投入使用後,無論是x1型工業機器人還是其他的各種裝置生產製造都能方便很多。”

“當然,目前這所3d列印工廠也並不是萬能的,比如奈米級高精度的晶片、材料混型的鋰硫電池這類物品就無法列印。”

“什麼時候能列印這些東西,能做到低奈米級列印,那才叫做真正的3d列印,那就是隻要有合適的材料,萬物皆可列印。”

回首望了一下狹長而又龐大的3d列印工廠,韓元有些感嘆的說道:

從直播到現在,六年多的時間,他終於可以不用再缺少勞動力。

不過以後的任務,大概會越來越難吧?

韓元想著,從這次的外太空探索任務其實就能看出來,勞動力的關鍵問題被解決了,這次安排給他的任務其實就已經開始脫離這方面的東西了。

無論是主任務還是支鏈任務,其對勞動力的要求的相比較之前的任務來說,比重是降低了的。

比如遙望星空、星系資料收集這類任務,要想完成的話並不難,太空望遠鏡+衛星就能搞定。

前者如果不為了額外獎勵的話,造個劣質點的望遠鏡,對他來說即便是隻有一個人沒有機器人的情況下頂多也就是兩三個月的事情。

以後的任務,會偏向哪一方面呢?

韓元思索著,試圖分析出下一次任務的偏向。

畢竟如果能分析對的話,有了準備肯定會容易不少。

只是很可惜的是,截止到目前位置,他算是蒙對了的,只有一個二級任務。

那一次帶給他的收穫也不小,碳基積體電路板製備資訊就是從那次任務中獲取到的。

裡面不僅包含有碳基晶片製備資訊,還有石墨烯、碳化矽等各種碳基材料的製備資訊。

這些東西在後面都是常用材料。

.......

搖了搖頭,韓元從臆想中回過神來。

回到工作間,他開始安排後面的工作。

如今能做的工作,可控核聚變園區的建造、紅外光太空望遠鏡的製造、大型3d列印工廠的建造都正在進行。

這三項工作已經將三百臺x1型工業機器人消耗殆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