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十億光年外的人工建築(第1/3頁)
章節報錯
參宿四碳閃的出現,讓韓元有些擔心。
從這張拍攝到的照片來看,核心區域的碳閃已經擊穿了整顆星體。
並且在此之前,就已經發生過無數次的碳閃了。
而正是這種大規模的碳閃爆發,才導致參宿四噴出了大量的高溫等離子體氣體,進而覆蓋了整個恆星。
對於一顆處於晚年的大質量恆星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已經很明顯了。
也就是參宿四的質量夠大,達到了太陽的二十倍,才能製造出和支撐起如此大規模的碳閃爆發。
換成是太陽,這種規模的碳閃,不需要多次,一次就足以將整顆恆星徹底撕裂,丟擲大量的物質後直接進入晚年,開始演變成紅巨星。
韓元不知道參宿四還能支撐多久,但可以遇見的是,在他的有生之年,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機率能看到參宿四超新星爆發。
儘管目前來說參宿四損失的質量粗略判斷只有百萬分之一,相對自身的質量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但每一次大規模能擊穿星體的碳閃爆發,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內部鐵核的‘電子簡併壓力’。
當核心的電子簡併壓力不足以支撐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質量,恆星內部的核心就無法再支撐整顆星體了。
強大無比的引力可能在下一次大規模碳閃爆發的時候直接壓垮核心,進而引發超新星爆發或者核心坍縮。
雖然碳閃的爆發時間極短,而且參宿四龐大的質量很快就能修復和填充因碳閃而破壞的星體,但一旦坍縮反應或者超新星爆發連鎖啟動,就基本停不下來了。
.......
將整張照片仔細的檢查一邊後,除了碳閃外,韓元還發現了一些其他的細節,這些資料證據無一不呈現出參宿四即將超新星爆發。
“小零,暫停其他照片的合成,優先將參宿四相關的拍攝照片合成出來。”
檢查完第一張參宿四的照片後,韓元迅速下達了指令。
針對於望遠鏡第一批的觀察目標,除了少數距離太遠,位置特殊需要相當長時間曝光拍攝的星體,其他的天文目標韓元都拍攝了一套。
比如創生之柱的照片是三張,比如蟹狀星雲的照片是五張。
畢竟他手裡的零號外太空望遠鏡的效能,比哈勃、韋伯之類的天文望遠鏡要強度了。
如果說哈勃望遠鏡要對創生之柱進行曝光拍攝需要的時間是十天的話,韋伯是一天,而零號則只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
強悍的效能給與了更多的拍攝機會,所以一些容易曝光的星體和區域拍攝的照片自然不止一張。
......
等了一個小時左右,零號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第二張參宿四的合成圖片出來了。
韓元迫不及待的開啟,找到了之前出現碳閃的核心區域。
仔細的尋找了一番,確認尋找的區域沒錯後,他稍稍的鬆了口氣。
從第二張合成出來的照片來看,之前爆發碳閃的區域已經恢復正常了,也就是說,上一張照片中的碳閃,並沒有對參宿四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這是個好訊息,至少超新星爆發並沒有因為這一次碳閃而出現。
當然,參宿四還能撐多少的時間,韓元並不確定,他也只能讓零號外太空望遠鏡保持關注,間斷的傳遞回來照片和資料。
這樣能第一時間獲取到資訊。
不過說開了,除了對參宿四超新星爆發後形成的脈衝中子星的擔憂外,他內心其實還是有一些期盼的。
能目睹一顆大質量的恆星超新星爆發的全過程,可以說是極其難度億裡挑一的機會。
特別是這種觀察距離只有六百四十光年的,可以說只要望遠鏡的效能足夠強大,幾乎能看到絕大部分的細節。
你可以看到這顆恆星是怎麼迅速噴出高溫等離子氣體的,也可以看到這顆恆星是怎麼一點一點變暗澹,然後瞬間點亮整個銀河系的,更能看到加馬射線裹挾著強大的能量衝向某一個地......
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輪迴百年能見一次也算是不虛此生了。
.......
隨著後續參宿四的照片合成出來,韓元也進一步的確認了參宿四雖然還沒有爆發,但也快了。
六張照片,其中有兩張可以看到清晰的碳閃,這個比例是相當誇張的,這表示參宿四已經處在爆發的邊緣了,隨時都有可能變成一顆超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