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眼這些爭吵不斷的彈幕,韓元也沒再過多的解釋什麼,轉而開始處理自己手中的材料。

反正每一次他拿出什麼黑科技的時候,直播間裡面的人總會分成兩派,一派支援他,另一派則覺得不可能,雙方在直播間裡面吵的腦漿子都快打出來了。

哦,對了,還有一派默默吃瓜看戲的。

不過到最後,無論是支援他的,還是反對的,亦或者看戲的,都會變成一句真香。

就像現在,直播間裡面已經有觀眾用上了鋰硫電池。

超長的續航能力,讓這些人愛不釋手的。

畢竟手機可以一個月都不衝一次電,誰能不愛?

.......

當韓元開始處理材料時,各國光伏發電、矽晶材料方面的專家也收到了訊息,迅速進入了直播間。

和各持己見吵翻天的網友不同,這些專家在沒有完全瞭解情況的條件下幾乎都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既沒有否定說不可能,也沒有肯定說可以。

在進入這個直播間之前,這些專家就已經知道了這是個遠超人類科技水平的直播間。

百分之七十的光電轉換效率,這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

當然,這指的是光伏發電。

事實上,目前人類利用光熱發電結合光伏發電,在實驗室中已經能做到接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轉換率了。

不過這還僅僅是實驗室裡面的資料。

而且成本非常高,要大眾推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所謂的半片、摺疊、瓦疊等技術,這些並非什麼黑科技。

普通的商業太陽能發電板上其實早就應用上了。

但從光伏發電方面來說,人類目前能做到的極限應該是百分之三十左右。

屬於應用在衛星,探月車等尖端太空領域上的東西。

至於百分之七十的純光伏發電光電轉換效率,他們想都沒想過。

.......

和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一樣,同是中級資料資訊中的‘鑭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蘊含的科技質量並不會低到哪裡去。

這種太陽能薄膜發電板的原理,其實是來自於生物。

一種被稱為‘紅珠鳳蝶’的蝴蝶。

這種蝴蝶廣泛分佈於東亞地區,科學家在‘紅珠鳳蝶’的翅膀上發現了一種很奇特的現象。

它的翅膀上隨機分佈著尺寸、形狀都不規則的晶格結構。

而這種晶格結構。能夠在寒冷的季節中幫助蝴蝶調節並儲存體溫,不至於在寒冷的冬天被凍死。

從生物上獲得科研靈感,這並不是一件什麼稀奇的事情。

很多科技其實都來源於各種生物。

仿生機器人、魚鰭泳衣、冷光燈、雷達等各種很常見的東西其實都是依據各種生物設計的。

所以之前在獵殺掉那條沃那比蛇後,韓元才會收集標本並儲存起來,以用於後面的研究。

而透過對這種名為‘紅珠鳳蝶’的蝴蝶進行研究,科學家們意外的發現。

這些奈米晶格結構的開口直徑小於一微米,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散射和吸收大部分波長的光。

這一發現,頓時引發了光伏發電方面專家的興趣。

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多數太陽能電池板上的晶體電池在安裝時,必須以一定角度進行定位。

讓太陽能電池或太陽能發電板以直面太陽來產生最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