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留給華國的第二個驚喜(第1/3頁)
章節報錯
韓元不知道自己的推測是不是對的,但如果華國真想將燃料屬性從石油中摘掉。
那接下來肯定會有大動作的,比如大範圍的進行鋪設光伏發電場或者增加國內的水電站之類的。
在去碳中和的前提下,火力發電已經不再適合華國了,不僅消耗量高,排放量高,而且煤炭方面容易受到國外的限制。
20年的時候,華國光是進口各種煤炭就超過了三億噸。
而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澳洲這個喜歡出爾反爾的國家。
當然,三億噸,這個數字雖然聽起來很大,但和國內自產的煤炭相比,十分之一都不到。
每年國內自產的煤炭超過三十億噸,妥妥的產煤大國。
至於為什麼在自己有這麼高的產量還要進口,主要是因為產煤的幾個省都在內地。
開採成本高不說,運輸成本就很大。
很多時候從海外進口煤炭,海運到華國東部沿海的成本,甚至低於兩西,內蒙等地煤礦陸運到沿海地區的價格。
沿海省份也是要算賬要發展經濟的啊,自然而然的會選擇進口。
至於水力發電、核電、風電等都是有條件限制的。
比如水電,華國境內適合建設水電的地方雖然有,但也並不是很多。
相對於西北地帶萬里無人煙極其適合鋪設光伏發電場的環境來說,水電並沒有太多的優勢。
而且水電在一定程度上會極大的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阻止魚類的迴游等。
而風電、核電也都有自己的缺點。
相比之下,光伏發電就更適合一點了。
“如果真要做了這樣的佈局,那接下來就又有驚喜了。”
韓元想著,嘴角流露出來一抹笑容。
真要這樣的話,就有意思了。
在他完成晶片的升級後,接下來要處理的就是飛行器本身的製備。
而這其中,就包括了他目前能製備出來的高效率太陽能發電板‘鑭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
一架飛行器消耗的能量是極其龐大的,哪怕是高儲能的鋰硫電池,也供應不了太久。
當初在設計的時候,韓元自然就考慮和計算了這個問題。
他精準的計算過了,利用轉化率能達到百分七十的‘鑭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進行轉化發電。
當這種發電板的覆蓋面積達到飛行器上半部分面積的32.16%的時候,只要能源源不斷的接收到光照,完全可以滿足四臺電推進發動機的正常工作。
四臺電推進發動機,完全足夠勒洛三角形飛行器飛起來了。
不過就算是讓發電板覆蓋整個飛行器的上半部分,其轉換率也無法給六臺電推進發動機供電。
沒辦法,能接收到光照的,就那些地方。
而且‘鑭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也不可能鋪滿整個上半部分。
因為還有一些地方是需要用來處理電推進發動機以及其他裝置的。
經過他的計算,飛行器最大化的利用面積只有46.3%,能夠給五臺電推進發動機提供運轉電能。
事實上,只需要一臺由下向上的發動機,外加一臺控制方向的發動機就足夠讓飛行器飛起來了。
畢竟他設計出來的整架飛行器,總重量在設計圖上也就十點四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