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講解,韓元一邊初步處理著手中的材料。

化學實驗室房間內的淨潔度不夠,在這裡只能進行初步處理。

正常情況來說,整套流程都應該是在對應的標準無塵工作間內進行處理的。

但韓元這邊沒辦法,有一部分之前製備出來的儀器太大了,沒法搬到無塵工作間去,而初步處理這些材料又必須要用到這些儀器。

好在基礎部分對環境的要求並不是很高,特別是他現在使用方式。

頂多後續到無塵工作室後再進行一次提純處理,這樣也是可以的。

正如地球各國專家判斷的一樣,利用現在的工業裝置和條件,按照常理,他根本就弄不出來高精度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

這是人類科技目前最頂尖的科學技術之一,是人類發展了一兩個世紀的光學應用及結合了無數人科研、勞動力的成果。

但韓元不一樣,他不是往上爬科技,而是透過腦海中的知識資訊來進行降維打擊。

就像鬥地主給來了個自摸一條龍一樣。

雖然比喻可能有點不恰當,但自然而然的讓人懷疑人生這方面是一樣的。

光學科技的攀升,或者說任何科技的發展對於一個文明來說,都只能一點一點的向上爬這是毋庸置疑的。

除非這個文明出現了他這樣開掛的人,或者說像隔壁的‘陸舟’一樣的人。

否則縱然是愛因斯坦和牛頓這樣的大佬,也只不過是促進文明高速發展的一份子。

.......

將手中的‘砷’材料融入配置好溶液後,韓元接著道:“和傳統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製備方式不一樣。”

“這一次我將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水磨法’、‘電熱離子滲透’等方法結合起來製造‘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

“這種方式製備出來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理論上比傳統方式製備出來的‘布拉格反射器’在反射能量損失方面要略微低一些。”

“按照比例算的話,如果傳統的‘布拉格反射器’反射能量損失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那麼這種化學式製造出來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的能量反射損失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頓了頓,韓元似乎想起了什麼,又補充了一句:

“對了,這個反射能量損失能隨著鍍層薄膜以及反射層的重疊方式、數量以及打磨方式而降低。”

“對極紫外光的最低反射能量損失能降低到百分之十左右。”

韓元的話說出口,直播間裡面的觀眾並沒有多大感覺,照常嘻嘻哈哈的各種插科打諢。

畢竟百分之三十的損失率降低到百分二十也只是降低了十個點。

即便是降低到百分之十也只有二十個點而已。

再加上韓元也沒有說降低了這些損失率能有多重要,所以這一極為重要的資訊直接就被絕大部分的觀眾忽略掉了。

倒是有一些觀眾在不明覺厲習慣性的刷著牛逼、厲害等話語,不過他們也不知道這到底代表著什麼。

但收看直播的各國光學專家就不一樣了。

在聽到這種新式製備的‘分散式布拉格反射器’能將反射能量降低到百分之十的時候,彷彿腦門上被人拍了一板磚一樣,頓時感覺人有點頭暈目眩。

且不說最低反射能量損失可以達到百分之十,就是能降低百分之一,都是一個極大的突破啊。

要知道受限於極紫外光的特殊性質,即便是在真空中,它也很容易被包括鏡頭玻璃內的材料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