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五百噸的濃縮鈾(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不過這種方法有很大的可能會造成地下水汙染,所以目前各國都在盡力禁止‘原地浸出法’開採礦物.
.......
坑洞爆破過後,飛行器上已經配置好的溶液被搬運出來。
&n*20m*2m的大坑。
這幾個大坑,是用來稀釋溶浸液的。
原地浸出法開採礦石需要將溶浸液灑在地面,讓溶浸液順著縫隙和溝壑流入礦區,最後和礦區內的原礦石進行反應,將需要的礦材融入液體中,最後被抽取出來。
這一步其實就是普通採礦過程中的洗礦工作中一部分,只不過放到了地底進行而已。
而洗礦,自然需要大量的水資源。
這也是韓元選擇會在這處緩坡處開採礦石原因之一。
這處緩坡的不遠處有一條小河,距離大概一百多米,水流量算不上很大,不過對於採礦來說足夠用了。
至於為什麼要在修建好的水池邊緣鋪上一層木板,而不是直接挖坑稀釋,是因為這次開採鈾礦石所用的溶浸液裡面有成分會在一定程度上腐蝕矽和二氧化矽。
這對於原地浸出法來說是一個有點,因為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侵蝕地底的礦石,提高開採效率。
但是對於現在的韓元來說,並不是一個什麼好的屬性。
他的溶浸液是在亞馬遜雨林基地中配置好的高濃度溶侵液,需要進行稀釋。
原地浸出法需要大量的溶侵液來侵蝕地底的礦物,這個數量不是一噸兩噸,而是百噸,千噸。
這個數量飛行器是不可能帶過來的,所以只能帶高濃度的溶浸液,然後現場稀釋。
現場稀釋不是關鍵,關鍵是這次使用的溶侵液對矽、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鈣這些東西有較為嚴重的侵蝕能力。
所以地面上的挖出來的大坑裡面需要鋪上一層隔離材料,防止稀釋過程中溶侵液和泥土接觸。
當然,這一層隔離材料並不是使用的木材,而是聚酯薄膜。
這些直徑的在三十公分以上的原木,是用來加固坑洞的。
在原地浸出法的過程中,因為溶侵液會侵蝕礦石並帶走裡面的一些元素,這會導致原本積實的礦層出現孔隙,在流水或者溶侵液的侵蝕下會有塌方的風險。
當然,在現實中一般情況下不用考慮這個。
因為現實中使用原地浸出法開採礦物一般都是在七十五米以上的深度以上,而且一般貧礦才使用這種方法。
所以即便是地底的礦區被侵蝕了一部分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七十多米的土層和岩石層也完全能撐住。
但他這邊不一樣,他開採的鈾礦就在腳底五米左右的深度。
再加上礦層表面覆蓋的岩石是膠結的礫岩,基本沒什麼承重能力,所以稀釋溶侵液的水池需要做一定的加固處理,免得後面水洗的過程中塌了。
畢竟溶侵需要時間比較長,保險一點比較好。
除此之外,溶侵液侵蝕完底下的鈾礦後,還要再將地底的溶侵液抽出來,到時候這些稀釋溶侵液的水坑也可以用來儲存鈾液,一舉多得。
.......
按照他的要求,這些工業機器人用電鋸將堆積如小山一般的原木分開,然後固定在稀釋坑的底部以及四周的坑壁。
固定好後,再鋪上聚酯塑膜,這樣臨時稀釋溶侵液的水坑便弄好了。
三個稀釋坑,呈直線排列,將河水引過來灌滿後按照比列倒入高濃度的溶侵液,再攪拌均勻,就可以使用抽水機將坑中的水抽出去澆灑了。
至於澆灑的地點,就是之前挖出來的五個用來填放炸藥的深坑了。
坑洞之間20*20米的間隔,是一個比較適當的距離,這個距離溶侵液澆灌下去後差不多能在適當時間內侵蝕完。
而且完成後也方便收集攜帶鈾離子溶液。
準備工作都做好後,剩下事情韓元就沒再管了,溶侵液的稀釋到抽取澆灌,這些工作x1型工業機器人可以很好的完成。
抽水機運作的聲音聲音隆隆響起,勒落三角飛行器充當著電源,供應著工業機器人以及抽水裝置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