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蛋,說了半天,這全是說了個寂寞。】

【主播主播,這一塊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有多少?】

.......

直播間裡面的觀眾盯著韓元手中拇指蓋大小的碳基晶片討論個不停,對這樣一塊晶片裡面的電晶體數量很是好奇。

就連蹲守在直播間裡面的各國也同樣好奇,而且他們不僅是好奇,更是緊張的關注著。

不僅普通觀眾在好奇和計算著這塊碳基晶片的電晶體數量,各國的專家也在計算著。

從直播畫面可以清晰的看到,這一塊被這個主播夾在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碳基晶片並不大,以各國的精準判斷來說,其邊長在2.5厘米左右,實際面積是6.25平方厘米。

但這是已經封裝好了的晶片,其核心面積未知。

介於這個主播使用的是十奈米級別的光刻技術,有一個現存的例子可以進行對比,那就是蘋果的a11處理器。

這是蘋果公司在2017年自主研發的晶片,距今已經有五年的時間了。

按照蘋果系列的封裝技術以及核心使用晶圓來進行計算的話,a11處理器的其核心面積區域在87.66平方毫米,電晶體數量是43億。

而按照這個資料進行計算,每平方毫米上整合的電晶體數量是四千九百萬顆。

聽起來很誇張,一平方毫米的面積上要整合五千萬顆電晶體,但這並不是什麼尖端技術。

英特爾、高通,包括蘋果自己等公司的頂級晶片能做每平方毫米整合數億顆。

比如a15處理器每平方毫米上的電晶體數量就達到了1.7億顆。

但這是矽基晶片,如果換成是碳基晶片的話,以碳基晶片理論上超過矽基晶片十倍的效能來計算,這一塊碳基晶片的效能,能超過目前市面上最優秀的矽基晶片。

當然,這都是各國的推算,但實際上這塊碳基晶片裡面到底有多少電晶體,還是個未知數。

因為這塊碳基晶片的加工過程並沒有全程直播。

雖然這個主播使用的是光刻機進行加工的,流程和矽基晶片也一樣,但實際上肯定還是有區別的。

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封裝,封裝關係到核心面積大小,而核心面積大小又關係到電晶體的數量。

目前除了這個主播外,沒有人知道這塊晶片的核心面積到底有多大。

越是這樣,各國越是緊張和忐忑。

這一塊碳基晶片裡面的電晶體數量,可以說是決定了整個世界未來的局勢走向。

.......

手裡捏著晶片,翻來覆去的觀察了一會後,韓元看到了彈幕上的爭議。

笑了笑,韓元開口道:“這塊碳基晶片的核心面積是一百三十七平方毫米,其上整合的電晶體總數是六十八點五九億顆。”

【一百三七平方毫米?核心面積只有這麼點大?】

【這麼說,每平方毫米上整合的電晶體數量是五千萬顆,對比起英特爾的酷睿i7每平方毫米整合一億顆的數量少了一半。】

【五千萬顆,這是不是有點太少了。】

【十奈米的工藝,還要怎麼樣?而且這可是碳基晶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