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碳基晶片的離子摻雜(第3/4頁)
章節報錯
被離子注入進石墨烯材料中的矽離子中的d軌道會參與成鍵,除了形成對應的sp3d和sp3d2等額外的雜化軌道外,還會增強pπpπ相互作用形成多重鍵的穩定性。
這樣一來,經過了銀離子和矽離子兩次摻雜的石墨烯單晶晶圓會在穩定上再上一層樓。
最終制造出來的碳基晶片不僅能耐高溫,而且即便是遭受到了強電流的衝擊也不會輕易損壞。
避免了意外或者駭客的破壞,其效能比起矽基晶片更強悍。
......
韓元的講解,讓直播間裡面的觀眾明白了碳基晶片在製造流程上與矽基晶片的差別。
也讓各國的專家將目光再一次聚集到‘軌道雜化理論’上來。
這一個即基礎又高深的化學理論知識受到了所有國家的關注。
從這名主播的講解中可以知道,‘軌道雜化理論’遠不止它現在表現出來的那麼簡單。
儘管時至今日,軌道雜化理論僅被用來描述幾何形狀或環境。
但後續如果發展的話,它除了可以用來解釋原子軌道的雜化外,還能透過計算,來在分子化學、高分子化學、理論化學這些專業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這讓各國都對其重視起來。
儘管目前‘軌道雜化理論’的高階部分還沒有完善閉環,但重視程度代表了對應資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投入。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門原本頗為冷門的專業就會煥發出磅礴的生機。
而韓元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一個文明能否走遠,依賴的是無數人共同的努力,而不是一個人的力量。
哪怕是他這樣開了掛的存在,也不可能方方面面每一個科技分支都帶著跑。
那樣明顯是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碳基晶片使用的‘軌道雜化理論’只是一個引子。
它引出來軌道雜化技術和相關軌道知識,但各國開始研究和發展這麼門理論和技術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能將其延伸擴充套件到其他方面的應用上去。
韓元手中並不是沒有碳基晶片的其他製備方法。
‘碳基積體電路板製備資訊’中有十數種不同的碳基晶片製取方法。
別說石墨烯這種理論基礎材料製備了。
就是碳奈米管、碳奈米球這些粉末級的碳奈米材料都有可以用來進行製造碳基晶片。
其中有些在效能方面還要超出石墨烯單晶晶圓製備的碳基晶片,但韓元依舊選擇了這個。
主要原因就是石墨烯單晶晶圓引出來了‘軌道雜化理論’。
而引出來的‘軌道雜化理論’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各國的化學學識。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華國在石墨烯單晶晶圓這條路上走的最遠,最方便華國接收。
人嘛,都是有私心的,韓元也不例外。
雖然現在他的目標已經轉換,但這並不代表就要平等對待各國。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