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間裡面的觀眾均好奇的盯著韓元手中的石墨烯,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絕大部分的觀眾都聽過石墨烯這種材料,但見過的,寥寥無幾。

首先是這玩意的價格太貴,其次這玩意常人也用不上。

不過石墨烯的成品,還是有不少人都用過的。

最常見有石墨烯過濾海綿和石墨烯柔性屏。

前者被應用於高階的家庭濾水器上面,後者則應用於高階的電腦和手機螢幕上。

這兩個應該是比較常見的。

相比較普通觀眾,各國專家觀察的更加仔細。

貼合在單晶鎳基底上的石墨烯,初看上去是黑色的,但仔細觀察後會發現,那是因為石墨烯的層數太多而導致的顏色疊加。

如果將其從單晶鎳基底上拆下來的話,整體顏色應該是半透明的,會帶著一點淡淡的黑褐色。

顏色不是關鍵,各國專家感興趣的,是這麼大的一塊石墨烯材料,是否整體都是單晶質。

這關係到這塊石墨烯材料是否可以用來當做的碳基晶片的圓晶。

這才是最關鍵的。

石墨烯的製備並不難,但品質高、面積大、厚度適中的單晶質石墨烯製造相當難。

就這個主播手上的這一塊,目測其直徑超過了三十厘米。

這麼大面積的石墨烯單晶材料,如果質量沒有問題的話,足夠拆解制造成上百塊石墨烯晶圓了。

晶圓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它是一塊晶片最基礎的東西。

矽晶晶片的晶圓就是單晶矽製造的,然後再透過摻雜、注入、刻蝕等一系列加工將其變晶片。

碳基晶片自然也不例外,材料不一樣,製造方式可能也有些不同,但整體的流程卻基本一直。

當然,這種仿矽基晶片的製造方法,只是碳基晶片製造方法中的一種。

目前各國常用的碳基晶片有兩種製造方法。

第一種就是仿矽基晶片流程的。

第二種則是利用碳奈米管和透明石墨烯薄膜進行組合製造。

前者是研究的主流,因為後者以目前的技術來說還做不到奈米級別的製備,僅僅可以用來製造一些簡單的功能晶片。

這也是很多人覺得石墨烯晶片是一個世紀騙局的原因。

因為這些人只看到了碳基晶片的一部分,和那些營銷號沒什麼差別。

......

將石墨烯材料從高溫冶煉爐中取出來後,韓元第一時間就目視檢查了一下附著在單晶鎳上的單晶石墨烯狀態。

看一下厚薄是否均勻,有無明顯裂縫等等。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檢查,等到透過化學溶劑將其從單晶鎳基底上取下來後,這一塊石墨烯還會透過專項裝置進行檢測。

中級工業裝置應用知識資訊給韓元帶來的是完整的工業體系,對於石墨烯單晶材料的檢測很是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