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石墨烯晶圓材料(第1/4頁)
章節報錯
材料和能量,是任何一種科技最底層的基礎。
而且科技指數越高,對於這兩種東西的效能需求也就越高。
就好像你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不可能簡單的拿個木質或泥制的框架給它包裹起來一樣,那需要各種材料以及對於能量控制的極高技術。
原始人鑽木取火,現代人發電照明,當未來電能的級別不夠時,還會出現什麼新能源, 誰又說的定呢?
韓元製備石墨烯的過程才剛剛開始,就給各國的專家心裡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這種將每一種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研究透徹並且能實際運用起來的科技或者說材料學簡直可以說給他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最關鍵的是,這種實際運用的方法,是他們看得見,摸得著並且以現在的理論知識完全可以做到的。
只不過以前從來沒有人去這樣想過。
這是思維的誤區,不說常人,即便是絕大部分的科學家都難以觸及這個領域。
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擁有這樣敏銳的感知, 可以想到並且將其實現。
而這樣的人,無論在哪個年代出現一個,都能以一己之力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比如牛頓,愛因斯坦,法拉第,達芬奇這裡名留青史的科學家,又或者那個曾經被米國資本隱藏的大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
這些人對於整個社會,整個文明,整個科技的發展和影響,都無比巨大,甚至直到今天,他們建立的知識理論都還在被人研究,尚未徹底證實。
就像二十一世紀的物理學家依舊在研究‘相對論’一樣,無論是廣義相對論,還是狹義相對論,都還有愛因斯坦留下的預言理論未被解開的地方。
.......
化學實驗室中,韓元守在高溫冶煉爐前面。
現在正在進行第二步。
送入單晶爐中的石墨和碳化矽早已經被汽化,新形成的碳粉和石墨粉以及少量的碳化矽晶核被自動化程式送入了高溫冶煉爐裡面。
高溫冶煉爐內充斥著大量的甲烷、乙烯等氣體, 裡面的氣壓和氣體含量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而這些碳粉和石墨粉末則平鋪在高溫冶煉爐裡面, 鋪在一層單晶鎳上面。
這層單晶鎳在整個過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那些放置在上面的碳粉、石墨粉末以及碳化矽粉末會在高溫下分解成碳原子沉積在鎳的表面,形成石墨烯。
然後透過輕微的化學刻蝕,就使石墨烯薄膜和鎳片分離得到石墨烯薄膜。
透過這種方式,只需要控制好溫度、氣壓以及各項引數資訊,完全可以做到自動化批次生產。
包括後續的的石墨烯薄膜和鎳片基底的分離,都可以透過智慧程式的來處理。
如果說在整個製造過程中還有什麼缺點的話,那高純度的單晶鎳基底算一個了。
整個石墨烯的製造過程中,就屬這項材料最為貴重。
畢竟高純度單晶鎳的冶煉需要單晶爐來處理,價格自然不會便宜。
單晶鎳和普通鎳的價格,就好比多晶矽和單晶矽之間的區別一樣,兩者相差了數百倍。
這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事情,普通鎳因為結構和單晶鎳的結構完全不同,無法用作石墨烯生成的催化材料。
韓元也嘗試過想用其他的材料來代替單晶鎳,他在深夜計算過不少種材料,比如銅、鐵、金、cfa銅鐵合金、γ鎳等各種。
但都達不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