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微子曾經引起了超光速烏龍事件,但它的價值還是很高的。

其中價值之一就是用於通訊。

中微子又被科學家叫做‘微中子’,它是一種質量極小,本身又不帶電的中性基本微粒,是輕子的一種,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

中微子的穿透力很強, 速度接近於光速,沿直線傳播,不會發生反射、折射和散射,保密效能很好。

這種物理性質,讓中微子可以直接從地球的南極點一路從地底穿到北極點,而整個過程幾乎不損失任何能量。

正是因為如此,用它做通訊工具,有很大的優勢。

因此中微子是一種十分誘人的理想資訊載體。

自從發現中微子並瞭解到中微子的物理性質後, 中微子通訊這一方向的研究就一直在各國的重點科研範圍之內。

因為如果採用中微子束通訊, 則將為潛艇、戰鬥機等武器進行保密通訊提供強有力的手段。

即使是發生了熱核戰爭,安置在岩石深處的指揮部的中微子束髮射機是不會受到原子彈的破壞的,它還能正常工作,並不會受輻射、熱環境的影響。

而除了用於全球人類通訊外,中微子還可以穿透月球,與月球背面的空間站聯絡,或者作為“特殊信使”,遨遊太空,與在宇宙中飛行的宇宙飛船直接聯絡,為人類征服宇宙服務。

不過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自從十九世紀末人類發現中微子一來,對其的研究就沒有斷過,包括中微子通訊這一塊。

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中微子通訊幾乎沒有什麼進展。

比如如何用較簡便的方法獲得一些能量極高而又有足夠束流強度的中微子束。

又或者如何對它進行有效的控測和防護等,都是世界級的難題。

所以即便是過去了十幾年,在中微子通訊這一塊,各國都沒有折騰出什麼進度。

其進展還不如‘量子通訊技術’。

至少後者各國雖然還做不到利用量子糾纏效應來通訊, 但已經能做到利用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測量坍縮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來保證資訊傳遞無法被竊聽和計算破解。

雖然量子糾纏通訊技術比中微子通訊更難, 可人家至少有一部分‘量子加密+常規通訊’被利用起來了。

至於中微子,目前的各國在如何進行發射大量中微子束、接收捕捉和破譯中微子束裡面的資訊都還做不到。

主要是這玩意不帶電荷,基本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僅僅參與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

而後面兩個,一直都是人類科研上的薄弱項。

特別是引力這一塊,雖然牛頓老爺子發現引力很早,但對於引力的研究,後世的科學家其實一直都沒什麼進度。

哪怕是愛因斯坦老爺子建立了廣義相對論和引力方程這些東西,人類對其的瞭解依舊很少。

甚至都無法讓引力與其他三種基本力掛上一丁點的鉤。

.......

韓元對這個中微子通訊的興趣度一般,並不算很高。

雖然中微子通訊能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保密效能以及超強的傳遞能力。

但它終究還是有速度限制的。

因為中微子是有質量的,哪怕這個質量很輕微,但這也導致了它的速度實際上是低於光速的。

這點韓元是知道的,而目前他使用的電磁波通訊,其速度就是光速,所以在傳遞資訊速度這一塊,中微子通訊的速度還不如電磁波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