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人體開發藥劑的缺陷(第1/3頁)
章節報錯
腦海中的想法,讓韓元都覺得驚悚不已。
這些巨型昆蟲真要能在水裡面生存繁衍,那麼無論是對模擬星球,還是對現實世界的地球來說,都將是一個滅頂之災。
先不說人類能不能對付這些巨型昆蟲,光是這些巨型昆蟲對海洋中其他動植物造成的破壞和損失,就不是人類能夠接受了。
人類對海洋的依賴,其實比對陸地還要大。
且不說洋流調節氣候這些東西,光是人類每年從海洋中獲取的魚類等食物就是個天文數字。
而且海洋中的藻類,才是給地球提供氧氣的主力軍。
地球上的氧氣,絕大部分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
而這其中,有超過五分之三的氧氣來源於海洋表層浮游藻類,它們才是地球上氧氣的主力供應軍。
而著名的,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其實給地球提供氧氣的數量並不算太多,甚至都達不到五分之一。
當然,這並不是說亞馬遜雨林生產氧氣的能力不行,而是它的總面積和地球相比實在太小了。
亞馬遜雨林,即便是在巔峰時期,佔地面積也只有一千萬平方公里左右,而地球的總面積,超過了五億平方公里。
相比較佔據了足足3.6億平方公里的海洋來說,亞馬遜雨林的面積實在太小了。
而且亞馬遜雨林除了面積小之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它製造的氧氣, 有一部分被它自行消化掉了。。
茂盛的森林光合作用的確生產了大量氧氣,但森林植被每年生產氧氣有很大一部分在森林內部就被植物, 動物, 微生物等吸收了, 真正釋放到大氣層內的氧氣數量,其實並不算太多。
有科學家計算過, 亞馬遜雨林每年真正釋放到大氣層中的氧氣,大概佔據整體的百分之七,百分之八左右。
而佔據了地球表面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海洋, 其表面的浮游藻類釋放的氧氣,佔據了整體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如果海洋被破壞,以地球的情況,恐怕要不了幾年, 就不再適宜人類居住了。
想到這,韓元感覺自己的心莫名悸動了一下,這想法, 實在太可怕了。
看來要加快衛星的發射速度了。
而且除了衛星之外, 韓元覺得還需要一種能監控海洋的變化的裝置。
衛星能做到對地面的監控,也能做到的對海洋表面的監控, 但海水裡面的具體情況, 衛星是看不到的。
這讓他有些頭疼,對海洋進行監控,是個讓人頭大的事情,主要是海洋麵積實在太大了。
.........
想了一會, 回過神後,韓元將自己剛剛的想法在直播間裡面說了出來。
雖然只是一種推測, 但現實世界也出現這些巨型昆蟲,必須要清理掉。
這番話出口, 頓時在直播間裡面引起了軒然大波。
【水,水裡面也有?】
【什麼鬼, 這些蟲子無孔不入了嗎?】
【昆蟲生活在水裡面是一件很正常事情好嗎?很多蟲子幼蟲時期都是需要水才能繁衍的。】
【誒?樓上這麼說, 說不定做這些昆蟲的蟲巢就在水裡面。】
【有可能的,比如蚊子, 蚊子的幼蟲又叫做孑孓,就是生活在水裡面的。】
【萬物皆有情, 蚊子除外】
【如果水裡面也能生活這些昆蟲的話,那就麻煩大了啊,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面積都是水, 而且各種武器的威力在水裡面也會大打折扣的, 消滅起來就更困難了。】
【為啥一定要消滅,共存也可以的啊。】
【共存?樓上你在想屁吃,你之前沒聽主播說嗎?這些蟲子是外來生物,而且會吃掉地球上所有的東西。】
直播間裡面,觀眾討論不斷,而各國的人員卻是心中一緊。
這些巨型昆蟲的蟲巢或者繁衍地,可能在水裡面?
或許還真是這樣。
和韓元不一樣的是,在發現了這些巨型昆蟲的區域,各國都呼叫了衛星對地面做了監控。
只是說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情況,沒法找到這些巨型昆蟲到底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