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再次來到泰山(第1/3頁)
章節報錯
和平常的閃電比起來,這道擊中零號太空梭的紅綠雙色雷電,奇怪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韓元將有關的日誌全部都翻了個遍,包括被劈前後的影片,他都看了,卻沒有找到什麼明顯異常的地方。
無論是從日誌還是從影片,亦或者其他方面來看,這次太空梭遭遇雷點,就像是純天然偶爾的事情一樣。
但韓元心裡卻始終有些異樣的感覺。
這是直覺。
就像有人在身後盯著你看,即便是腦後沒有眼睛,你也能察覺一樣。
這次的彩色雷電,有種‘人為’的感覺,只是找不到證據和痕跡。。
帶著這種感覺,韓元將日誌和影片記錄又翻了一遍,依舊沒有找到任何能證實心中想法的證據,只能緊皺眉頭暫時放棄。
這道閃電的確不同尋常,如果追查下去的話說不定能收穫什麼意外的東西,但他沒什麼時間可以浪費在這上面。
而且更主要是,他沒有什麼技術可以去追查。
衛星?雷達?望遠鏡?
別鬧了,這次零號太空梭才將第一批衛星送上去,即便是已經展開了,也才堪堪具備通訊功能而已,偵查能力還沒展開呢。
負責偵查功能的光電感測器和訊號雷達都還只進行了測試,實時功能展開需要將這一批衛星訊號頻道切換到泰山基地去才行。
這邊的基地暫時還沒有那麼強大的計算機能對其進行負責,也沒有足夠的儲存裝置能實時儲存九顆衛星反饋回來的偵查資訊資料。
此外,雷擊事件已經發生過了,一道閃電擊中太空梭,除了閃電軌跡附近因為超高壓電流而被分解的空氣離子濃度較高,以及太空梭自身的損失外,其他的任何痕跡都沒有。
即便是空氣會因為超高壓的閃電被電解成空氣離子留下痕跡,這會估計也消散的差不多了。
別忘了這是颱風為過境遺留的尾風,自身就攜帶了風力,即便是有微型水滴吸納空氣離子,但時間一長,被風一吹,啥離子都會消散的差不多了,畢竟又不是固定在空中的。
“等等,離子?空氣離子?”
蹙眉中,韓元似乎想起了什麼, 嘴裡唸叨了幾句, 又回想起閃電的形成條件。
雷電通常是積雨雲或者雷雨雲產生電荷, 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地面還會產生陽電荷, 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
這樣一來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最後正負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線上, 這樣一來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運動, 進而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
有時候地面上的陽電荷也會逆流而上, 從地面湧上雲層,形成地生電。
不過這種比較少。
但閃電要形成, 有兩個主要條件。
首先是是雲層攜帶的電荷量必須要非常大,其次是空氣要很潮溼,空氣潮溼會讓空氣攜帶大量的微型水滴。
這是因為空氣是一種優良的絕緣體, 導電能力很差, 所以雲層攜帶的電荷必須要大到能擊穿空氣才能產生閃電。
但如果人為的提供一條導電通道或者空氣離子通道呢?
普通的空氣是不導電的, 可空氣離子是導電的, 而且導電能力很好,因為它本身自帶正負電荷。
如果人為的提供一條空氣離子通道, 雲層攜帶的巨量電荷是不是就可以透過離子通道湧出了?
韓元沒忘記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執行基礎以及噴出的尾焰是被電離化的空氣離子。
“感情是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鍋?”
一通聯想確認下來,韓元有點傻眼。
按照這種想法來說,太空梭在穿越雲層時, 底部的電推進發動機會遺留下來海量的空氣離子。
這些空氣離子在潮溼的空氣中溢散的速度並不會太快,有些還會被空氣中的微型水滴吸收。
這樣一來, 這道劈中太空梭的閃電異常完全可以解釋的通了。
為什麼這道閃電攜帶的溫度會遠低於正常閃電。
為什麼這道閃電會筆直的沒有任何分叉的直接擊中太空梭。
為什麼這道閃電會在低溫低能的狀態下呈現出紅綠兩色。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