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太空梭繞開臺風返回的軌道對於韓元來說並不難。

沒花費多久的時間,返航需要的引數以及需要啟用的預設命令便被他輸入了計算機,並透過長波訊號傳送塔傳送給了零號太空梭。

新命令代替了舊命令,但生效的時間並不是現在,太空梭依舊按照原先的預設降落著。

這些由他在地面上輸入的新命令,會在距離地面兩萬米的低空才啟動。

之所以設定在兩萬米的低空,是因為雲層的關係。

無論是普通的降雨還是颱風形成的降雨,其主體結構都是雲,而即便是高層雲,其高度一般也不會超過一萬八千米。

到了兩萬米這個高度,基本能避開所有的雲層了。。

而在這個高度啟用新命令既能躲開下面的颱風捲雲,又能以最小的改動進行降落,確保了太空梭的安全和穩定。

韓元是為了穩定和安全,才設定在兩萬米,其實正常情況來說,像主管降雨的積雨雲、雨層雲的高度一般都不會超過千米。

千米之下,才是形成降雨的雲層。

而千米之上到八千米之間的這個距離,屬於中雲層。

就像南方地區的連續十數天甚至是整月的梅雨,其降雨層都在這裡。

至於八千米高度之上的雲層,基本都是由許多細小的水滴或冰晶組成的,外形像薄薄的紗巾或羽毛。

當然,有時候這些雲層也包含一些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並有一定厚度。

而這就是民航飛機一般需要繞開的雲層,比較少見。

但無論是哪一種,哪怕是颱風形成的雲層,高度正常情況下也不會超過兩萬米,除非是那種十幾級的超級颱風。

所以韓元設定的這個兩萬米高度切換飛行命令對於當前的太空梭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

太空梭降落的速度遠比攀升的速度要快,沒等多久,從記錄太空梭詳細資料的顯示屏上,韓元就看到了當前高度降低到了十萬米左右。

而且這個高度隨著時間變化在迅速降低,沒過多久的時間,高度就已經的快到了切換命令的兩萬米了。

看著眼前的顯示屏,韓元屏住呼吸,緊盯著日誌和影片畫面,高度在迅速下降,他的心也跟著提了起來。

“臨時命令一啟用。”

“當前執行結果:成功,電磁推進系統輸出功率降低,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功率增加中,......”

“........”

控制檯前, 日誌顯示屏上, 一行由太空梭反饋回來的日誌劃過。

看到臨時命令啟用成功, 韓元亦是鬆了口氣,最關鍵的第一步成功了。

日誌出現,韓元轉而看向影片畫面顯示屏, 從太空梭傳遞回來的實時影片可以清晰的看到,太空梭下降的速度緩慢了許多。

從一開始宛如直線一般的下降, 變成了一條弧線。

因為尾部的電磁型推進系統還在運作的關係, 太空梭依舊保持著向前飛行的狀態。

但等到底部的電推進發動機能完成支撐太空梭懸停的時候, 電磁型推進系統就該停止輸出了。

到時候部署在太空梭上的小型電推進發動機將會啟動,輔助太空梭停下來。

儘管讓太空梭停止飛行的距離很長, 但兩萬米的高空,已經有了足夠的空氣阻力,再輔以小型推進發動機, 還是可以做到的。

在網路沒有覆蓋整顆星球的情況下, 韓元可不敢也不能讓太空梭飛出基地長波訊號塔的覆蓋範圍。

如果飛出去了, 雖然在底部電推進發動機的支撐下不至於墜毀, 但要再收回來,會很麻煩。

“臨時命令二啟用。”

“當前執行結果:成功, 檢測到電推進輸出功率已達平衡點,電磁推進系統停止中......”

“........”

“臨時命令三啟用。”

“當前執行結果:成功,電磁推進系統停止完成, 航向檢測完成,反向小型電推進發動機啟動中, 當前液態氙工質剩餘數量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