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控制室中,韓元一邊留意著顯示屏上流動著的日誌檔案,一邊和直播間裡面的觀眾聊天。

不出意外的話,太空梭上天是肯定的,但衛星展開以及軌道調整和角度調整這些東西並不一定能順利執行。

透過太空梭以及偵查通訊衛星同步傳遞回來的畫面,他在控制室中還是能看到一些東西的。

如果衛星入軌失敗了的話,他可以在地面藉助太空梭當做中轉站進行命令調整和補充。

只要衛星能正常接收訊號,那麼攜帶的功能晶片就能起到正常作用。

透過功能晶片,他能在控制室中呼叫和編寫控制程式,小幅度的調整衛星高度、角度等。

這是後手,是他提升衛星入軌正常執行成功率的手段。。

當然,韓元不希望用到這種後手,因為到了這種情況,衛星入軌的失敗率高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地面調節能起到的作用,並不高,僅僅是能給人一點希望而已。

除此之外,韓元也想第一時間感受到那一聲‘衛星入軌成功’的聲音。

這種喜悅成就和自豪,是其他東西無法代替的。

........

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對於無所事事之能盯著顯示屏日誌檔案的韓元來說還是挺漫長的。

好在直播間裡面的沙雕網友們能給他解乏,這會正是衛星發射沒多久的時候,網友討論的話題也基本和這個相關。

【你們說主播的衛星能不能成功上天?】

【上天肯定是沒問題的,能不能入軌就不知道了(狗頭)】

【我記得衛星發射很麻煩的,到這個主播這裡感覺好簡單。】

【簡單?你也不看看剛剛射上天的衛星包含了多少黑科技。】

【你們說主播造的這個太空梭,能不能載人?】

【應該可以?】

【樓上的你應該問,這架太空梭能不能飛出太陽系!】

【太空梭啊,什麼時候我們國家也能有一架啊?】

【主播都造出來了,我們也可以複製出來啊,如果可以載人的話,以後上太空就簡單了。】

【你來提供液態氙?上一次要消耗掉四五噸,二三十個億,還不如傳統的化石燃料呢。】

【嗐,這玩意複製它幹啥?太空梭已經被證實不靠譜了,你看看米帝,發射一架掉一架,還折損航天員, 現在太空梭都被封存起來了。】

【我比較關心這個主播什麼時候搓核彈, 或者什麼時候將核聚變技術弄出來。】

.......

看著這些討論的彈幕, 韓元想了想,道:“這架太空梭對於液態氙工質的消耗的確有點大。”

“不過也不是不可以改進的。”

“大家還記得之前我駕駛勒落三角飛行器環球飛行發現的那座基地嗎?”

“在泰山基地中,就有一座可控核聚變發電裝置, 將其小型化的話,裝到太空梭上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工質的消耗了。”

“關於這方面,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下一次直播應該可以和大家見面了。”

聞言, 直播間裡面的觀眾頓時就被驚呆了,瞪大了眼睛看著直播間, 有些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