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這些蟲子只是一個先頭部隊,炮灰。

透過艦船或者蟲巢運過來的,落地後才展開活動,這樣的話,的確是可能的。

韓元搖了搖頭,從聯想中回過神來,轉身朝著工作室走去。

他要回家取工具,對這些蟲子做解刨,進行研究。

至少,要判斷一下這些巨型蟲子體內有沒有如同那條遠古沃那比蛇一樣的晶片。

除了泰山基地前主人的‘遺言’外,韓元也有些懷疑這些蟲子是和沃那比蛇一起的。

當然,這種可能性並不很大,不過也不能放過。

因為不管這些蟲子有沒有生物晶片,都能幫助他對這些蟲子的來源做一定的判斷,能排出一些可能性。

另外,針對性的全球監控系統要快點建立起來了,至少要做到能對外太空的監控。

一個人的情況下,他即便是有心去尋找這些巨蟲的來源,除了有限的線索判斷外,根本就沒有什麼其他的資訊來源。

如果能有一套衛星/望遠鏡監控系統,再輔以中央計算機的配合,還是能做到監控表空間的。

有這樣的一套系統,能讓他知道有沒有其他東西進入這顆模擬星球。

只不過這是一個大工程。

不僅要發射相當數量的衛星、望遠鏡及配套的裝置上天,還需要強大的計算機輔助。

特別是他這種人力資源尤為缺少,由智慧程式自動判斷檢索的情況下,對計算機和判斷程式智慧的要求更高。

韓元慶幸的是,自己手中還有一個分基地可以使用。

在泰山,那裡有一臺效能強大的中央計算機,可以直接當做監控系統的核心。

而且還有管家小七可以進行輔助。

等到這次全球衛星通訊系統建立起來後,他就可以在本基地這邊遠端監控和操控了。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兩者處於失聯狀態。

其實早在泰山基地得到的時候,韓元就想過放棄亞馬遜雨林這邊的基底,或者將這邊設為分基地,整體搬遷過去。

對於當時已經擁有了飛行器,且具備搬運功能的他來說,這是完全能做到的。

一處完整的基地,具備相當廣闊的空間,且擁有核聚變發電裝置以及中央計算機,再加上處於華國境內,對於他的誘惑是極大的。

核聚變解決了能源,中央計算機解決了運算力。

兩者被解決,他的科技能瞬間膨脹起來。

但後面經過細思後,韓元放棄這種想法。

這種靠外力發展本身科技的行為,系統並不禁止,但缺陷很大。

這個系統釋出下一階段的任務,是依據當前他發展階段的科技來判定的。

韓元知道這個系統的規則,他能借助外力,但將科技攀上去後,下一階段的任務會在此基礎上釋出,難度提升的不止一點兩點。

底層科技沒有打紮實,要想完成難度呈指數上升的下階段任務,簡直不可能。

特別是科技跳躍後,很多原本能獲取到的獎勵也被跳過去了,這是他沒法接受的。

他能從石器時代一直走到現在的資訊時代,完成系統任務獲得的各種知識資訊以及其他的獎勵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