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元摁下紅色的圓形啟動按鈕,直播間內所有人頓時都緊緊的盯著不遠處的勒落三角飛行器。

原本密集無比的彈幕洪流此刻被清零,虛擬螢幕上,只有偶爾的幾條彈幕劃過。

就連呼吸都靜悄悄了下來,生怕因為自己而干擾了到了飛行器的啟動。

.......

紅色的啟動按鈕的摁下,最先的是一道低沉的嗡鳴聲從不遠處的飛行器中傳遞過來。

這種低沉嗡鳴聲,是電推進發動機中‘離子電場生成器’運作時必定會產生的低頻震盪。

三臺電推進發動機同時啟動時,產生的聲音已經有點刺耳的感覺了。

但很快,不到三秒鐘,這種低沉的嗡鳴聲便消失了。

緊接隨後的,是發動機引擎末端向量推進單元附近的空氣開始逐漸扭曲,就像炙熱的火場中被扭曲的空氣一樣。

數秒鐘後,恍若火焰一樣的淡紅色錐狀尾焰在飛行器底部出現。

三道明亮的棕紅色尾焰迅速在飛行器尾部形成,炙熱的高溫開始烘烤著混凝土地面。

看到電推進發動機順利啟動,韓元眼神凝聚,開始逐步增加電推進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啟動的時候,是電推進發動機輸出功率最低的時候。

這個時候,即便是三臺電推進發動機同時啟動,推力也不夠將重達十頓多的飛行器送離地面的。

而這同樣是測試之一,韓元需要看看三臺電推進發動機,一共需要多大的輸出功率才能將飛行器送上天空。

所以在設計製造的時候,他便製造出來了繁多不同輸出功率的控制按鈕。

可以透過這些不同輸出功率的按鈕來進行調節電推進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可以最終得到不同的資料。

畢竟現在還是測試階段,電推進發動機上、鋰硫電池、鑭化鎵矽太陽能薄膜發電板、飛行器機身等關鍵部位是都安裝了資料收集器的。

這些資料最終都會傳遞到飛行器本身自帶的計算機上面去。

雖然透過光刻機制備出來的功能性晶片功能並不多,甚至在功能複雜度上還比不上電晶體計算機,但統計和儲存一些資料還是沒問題的。

等到測試完畢後,韓元會將上面的磁儲存裝置拆下來,然後再利用電晶體計算機進行讀取解析檢視,來進行分析各項指標是否符合要求等。

隨著控制檯上,一個又一個的三角形紅色按鈕摁下,飛行器底下三道明亮的棕紅色尾焰也在逐漸擴大體積。

當三臺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達到百分之三十八的時候,原本安穩停留再地面上的飛行器,動了!

透過控制室的高透光玻璃,直播間裡面無數觀眾可以看到,原本緊壓在地面上的支撐架,已經開始和地面分離了。

停留在測試場地上的三角飛行器,正在緩慢而又平穩的升上天空。

看到這一幕,虛擬螢幕上的彈幕再度如洪流般出現。

【6666666666666】

【臥槽!牛逼!】

【真的飛起來了!】

【蕪湖~飛~誒~起飛!】

【這不比米國的f22和f35牛逼多了!】

【垂直起飛!果然yyds!】

【好的,原理都知道了,現在就去生產吧】

【這起飛的好穩定啊,慢慢的升空的,坐上去估計一點感覺都沒有,好像上去試試。】

【嗐,總結一句話,三臺電推進發動機,大力飛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