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手搓光刻機(第2/4頁)
章節報錯
它每一根的細線尾部,都有著一個水滴形狀的結構。
水滴狀結構不大,材質目測應該和細線的材質是一樣。
狹長的尾部連線著金屬細線,穿透了脊髓膜,然後將這些水滴結構垂吊在脊髓裡面。
如果單個取出來,看起來還有點像水滴耳墜裝飾品。
韓元對這個很結構感興趣,猜測這些宛如水滴一樣的結構就是讀取神經電訊號的關鍵。
但很讓他遺憾的是,目前他手中沒有足夠的儀器裝置來進行檢查。
甚至連確定這些細線到底是金屬還是什麼材料都做不到,只能先將其保妥起來,以後再來處理。
找來玻璃盒,妥善的將帶有墨綠色晶片脊椎骨儲存好後,韓元回到了居住室,坐在工作間中,沉思了一會整理了一下腦海中的資訊後才開始動手記錄資料資訊。
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其他‘宿主’的科技遺留,如果是的話。
但對方的科技卻讓他感到很是驚豔。
先不說對方是如何做到讀取或者輸入訊號控制沃那比蛇的。
光是那宛如整體沒有任何焊接和拼裝痕跡的晶片,就讓他覺得很不可思議了。
光憑這一點,韓元覺得自己可能需要再完成兩個或者三個的任務才能做到這點。
忙忙碌碌的,匍匐在桌前,一直編寫到晚上八點多,韓元才停下筆,開始整理桌上亂七八糟的稿紙。
桌上廢棄的稿子則揉成一團丟到垃圾桶裡面,剩下的收入塑脂做的盒子中,然後貼上標籤,放入牆壁旁的木櫃裡面。
要不是半年前韓元整理過一次,將一批不那麼重要的資料裝箱放進了書房,工作室的牆壁早就被各種資料和學習筆錄塞滿了。
毫不誇張的說,這間工作室包括牆壁木櫃裡面的資料,即便是米國拿夏威夷群島來換,韓元也不會換。
如果是半個國家的話,他可能會考慮一下。
這裡面的有不少的科技,實屬於超越了人類好幾次工業革命的黑科技。
在自身的科技沒有攀升到這次層次的時候,韓元也不會將其拿出來。
他自己本身在模擬空間內的科技樹是歪的也就算了。
若是因此將整個人類的科技樹也帶上了歪路,那就得不償失了。
比如碳基晶片。
從獎勵的‘碳基積體電路板製備資訊’中,他已經明確的知道了以碳材料為基底的碳基晶片是製備‘量子計算機’的基礎。
但系統只給出了詳細的製備方式和簡略的原理,也就說,他能一步步的按照系統的知識資訊將碳基晶片複製出來。
但卻不知道它為什麼能用來製造‘量子計算機’,也不知道為什麼量子糾纏能在碳基晶片上發生。
聽起來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卻的確發生在他身上。
這也是韓元很苦惱的一點,系統提供了資訊資料,提供了一樣物品的詳細製造資料,甚至是它的操控方式。
卻沒有給他提供背後的基礎原理。
當然,這個基礎原理,指的是科學層面的解釋。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芝諾龜”。
也就是“芝諾悖論”。
這是個很有名的悖論,物理界的四大神獸,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知道。
芝諾悖論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