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以及生產性都有很大不足。

而且在研磨的時候,很容易混入雜質。

所以現代化的工業生產,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幾乎不採用物理研磨的方法來生產金屬粉末。

不過韓元這邊是沒辦法。

真正高純度的粉末冶金要麼是透過將金屬離子化並將其噴射而冶煉成。

要麼是在反應容器內利用等離子體將金屬原料的至少一部分熔融而形成金屬熔融液,再透過超高溫讓這些金屬熔融液蒸發而生成金屬蒸氣。

然後將形成的金屬蒸氣輸送至冷卻管使金屬蒸氣冷卻並凝結,生成金屬粉末。

這兩種超高難度的粉末冶金,都需要高科技裝置,儘管他升級了一次工業裝置,但還是達不到這種程度。

對他來說,要冶煉出純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以上的純鈦,能使用的方式就只有電解法了。

雖然成本高,廢棄的電解液還會造成環境汙染,但好在量少。

他只需要將單晶合金材料冶煉出來後,再透過系統商城進行兌換就好了。

這也沒辦法,這破系統,提供的各種金屬錠,即便是同一種,也還是分類的。

比如一塊鐵,他冶煉出來的時候是什麼樣的純度,提供的就是什麼純度的鐵。

如果要想獲得純度在99.999%以上的純金屬,還得他自己冶煉出來才能兌換。

而在設計圖中,需要的各種合金數量可不在少數。

特別是製造電推進發動機的單晶合金材料,需要的金屬材料純度很高,而且量也不小。

畢竟他自己是要跟著飛行器上天的。

這樣一來,飛行器的整體大小必然不會太小。

設計圖紙中,整架飛行器的直徑是八點六米,最高度是四米。

這個體積大小的飛行器,縱然韓元使用的合金都是很輕的鈦鋁合金,但整架飛行器的重量還是超過了五點四噸。

畢竟再怎麼縮減設計,必要的裝置和保證自己安全的裝置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這中間,僅僅是高儲能鋰電池就佔據了三點二噸。

剩下的,才是飛行器的金屬外殼,電推進發動機,砷化鎵矽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計算機控制系統等東西。

不過相對比起電推進發動機能提供的龐大推力來說,這個重量並不算什麼。

而且設計出來的飛行器,也並非是全靠發動機來提升推力。

就像飛機和戰鬥機一樣,狹長的機翼可以提供飛機上升的大部分動力,發動機提供的推力反而只是升力中的小部分一樣。

韓元設計的飛行器,儘管是三角形的,但角邊和整體同樣會提供不少的升力。

雖然沒有普通機翼提供的那麼誇張,不過整體的升力量並不小,也能節省不少的能源。

這部分自然是每一個設計師都會考慮的東西。

來到化學實驗室,韓元先將事先準備的電解容器取出來,然後調配好電解液,將帶來的金屬粉末按照對應的分類融入按電解液中。

不同的金屬,使用的電解液自然不相同,雖然硫酸應用很廣泛,但並非是適合所有的金屬。

電解提純鈦可以用硫酸,但電解提純鎂用的是鹽酸,各種金屬化學電解冶煉的方式和電解液是各不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