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好鋼筋廠房,地面鋪好水泥,等待水泥凝固的時間,韓元也沒有浪費。

二軸車床不斷的運作著,按照著圖紙上的標準尺寸,將m1級多軸聯動加工儀的一些簡易零件加工出來。

製造零件這一過程很是漫長,除了二軸車床外,韓元還得動用小型熔爐和塑膠加工廠等其他裝置和流水線來製造動力臂、齒輪、傳送帶、玻璃等零件。

這些結構簡單,容易製造,並不是很耗費時間的東西,他就直接手工製造了。

剩下的一些需求量大、結構複雜、製造精密的零件,比如軸承、滾動軌、高精度計量儀等東西,韓元直接耗費科技積分透過系統商城來進行兌換了。

這些東西手搓起來太過麻煩,但需要的量又很大,製造一次就行了,剩下的透過商城兌換更划得來。

除了更省時間,質量方面也有保證。

而且透過對系統商城的摸索,韓元還發現了一些可以節省科技積分的小竅門。

比如硝酸的兌換、一個單位的濃硝酸需要三十七點科技積分。

但一個單位的濃硫酸只要二十一點科技積分,再補上一個單位的硝化鈉,九點科技積分,加起來也就三十點科技積分。

相對比濃硝酸的三十七點,足足少了七點科技積分。

而濃硫酸轉變成濃硝酸,這中間,只需要簡單的利用化學實驗室加工一下就可以。

這樣能節省出來七點科技積分,還是很值得的。

花費了兩千多科技積分,忙碌了接近三個月的時間,韓元總算將m1級多軸聯動加工儀建造出來。

龐大無比的組合加工儀,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輔助裝置,佔據了大半個鋼筋廠房。

空曠的鋼筋廠房內,豎立起來接近三米高的龍門,一臺臺互相用傳送軌道、吊臂整合起來的車床、銑床、鑽床、鏜床、刨插床、磨床、齒輪、螺紋加工機床等各種機床被整合到了一起。

除此之外,還有空氣衝壓機、中小型切割機、熱風機、冷凝器等工業裝置也生產了出來安置在廠房內。

各種銀白色,還未使用過的銀白色的工業裝置,給人的震撼卻是極高的。

又有哪個男孩子會拒絕這樣一件可以隨意diy各種零件,甚至可以製造高達的廠房呢?

特別是韓元按照自己現在的情況,還將原先的裝置圖紙排列進行了一些改動。

畢竟他現在還做不到真正的流水線生產。

很多需要生產的零件,往往只需要經過兩三道工序就可以了。

這一次的車床升級,看似升級了很多裝置,並將其組成了流水線。

不過嚴格來說,這些工業裝置只是將加工精度提升上去了。

&n1級多軸加工儀能做到的東西,原先的組合二軸車床也能做。

頂多在生產某些複雜零件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組合裝置做到對零件的一次性加工成型。

當然,另外補充的一些原先沒有的裝置就不說了。

至於現代化的汽車流水線那種,暫時想都別想,沒有電腦配合自動化程式進行操控,根本就做不到。

而且現代化的工業流水線,對於目前的他來說,好像用處也不大。

畢竟他只有一個人,每次完成任務需要生產的東西也並不是多。

除去發電機、電動機這類需要多次備件的東西外,其他的東西,基本上造個一次,能完成任務就可以了。

至少目前而已,需要動用機床進行大量重複生產的東西,並沒有太多。

真要量多,而且製造起來耗費大量時間的話,韓元也會選擇透過系統商城來進行兌換處理。

所以他將原本圖紙上擺列方式是八卦形的機床組合給拆了。

現在的各個機床裝置組合後變成了樹狀。